[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5194.9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鹏;袁进杰;叶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5 | 分类号: | E04F11/025;E04F11/104;E04F11/17;A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博茜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室内 多功能 楼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涉及建筑室内装修领域。该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包括楼梁,楼梁有两块,两块楼梁之间设置有梯板,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变温按摩垫和第二变温按摩垫,楼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控制器,楼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该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多个固定轴,可以转动梯板,最后使整个楼梯变成一个斜面,通过设置温度感应器、橡胶软垫、无线控制器和第一、第二变温按摩垫,可以在人们上下楼梯的时候根据落脚的轻重来调节按摩垫的温度,解决了室内上下搬运东西麻烦,楼板冬季温度差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复式结构或者带阁楼的房屋已经越来越普遍。在这类住宅中,住户攀登阁楼或者登到上一层楼均要使用楼梯,常见的室内用楼梯有活动梯、固定梯等等。现在有许多带有阁楼的房间,楼梯除活动式、固定式之外还有伸缩式;西方国家阁楼的楼梯样式更为多样。
现有的室内楼梯功能单一,在楼梯上搬运东西麻烦,一些易碎物品容音被磕碰损坏,因此对于这些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就很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解决了室内楼梯不利于上下搬运东西,春冬季楼板面温度差过大楼板寒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包括楼梁,所述楼梁有两块,两块所述楼梁之间设置有梯板,所述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变温按摩垫和第二变温按摩垫,所述楼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控制器,所述楼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子与第一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完全贯穿楼梁。
进一步的,所述楼梁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无线控制器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楼梁同时与横轴固定连接,所述横轴与梯板转动连接,所述梯板通过定位螺栓与楼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梯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均匀分布在梯板的上表面,所述橡胶软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变温按摩垫和第二变温按摩垫。
进一步的,所述楼梁与第一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套接有调节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一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第四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轴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与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中部与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的另一端第二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固定轴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与第五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五固定轴与连接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第一变温按摩垫均不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二变温按摩垫均不相邻。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室内多功能楼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5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