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8985.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梁观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观成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3D14/02;F23D14/58;F23D14/62;F23D14/60;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李成骏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炉头 | ||
1.一种燃烧器炉头,包括外环火引射管(1)、内环火引射管(2)、外环火混气腔(3)、内环火混气腔(11)、底座(4)、外环火出气槽(6)、内环火出气槽(7)、两条以上的内环火导气道(9)及两条以上的外环火导气道(10);所述外环火引射管(1)、内环火引射管(2)、外环火混气腔(3)、外环火出气槽(6)、内环火出气槽(7)、内环火导气道(9)、外环火导气道(10)及内环火混气腔(11)均设在底座(4)上,所述外环火引射管(1)的进气口与外界燃气相通,外环火引射管(1)的出气口与外环火混气腔(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外环火混气腔(3)的出气口通过外环火导气道(10)与外环火出气槽(6)连通;所述内环火引射管(2)的进气口与外界燃气相通,内环火引射管(2)的出气口与内环火混气腔(1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环火混气腔(11)的出气口通过内环火导气道(9)与内环火出气槽(7)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4)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内环火进气口(41),所述内环火进气口(41)位于内环火出气槽(7)的下方,内环火进气口(41)将外界空气导入内环火出气槽(7)内,所述内环火出气槽(7)的外壁位于内环火进气口(4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导气道(10)径向弧形倾斜的设在外环火混气腔(3)的出气口与外环火出气槽(6)之间,且每条外环火导气道(10)的倾斜方向一致从而使燃气在外环火出气槽(6)内形成旋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火出气槽(6)的底部设有两条以上的弧形斜槽(61),所述弧形斜槽(61)底部与外环火导气道(10)的出气口连通,弧形斜槽(61)的弧形倾斜方向与外环火导气道(10)的弧形倾斜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外环火导气道(10)的底部向上倾斜,所述外环火导气道(10)底部的倾斜角度是a,角度a的范围是3°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火混气腔(11)的底部设有向上弯曲形成导气弧面(111),所述导气弧面(111)的弧度角是b,弧度角b的角度范围是60°-100°;所述内环火导气道(9)的底面向上倾斜,倾斜角度是c,所述角度c的范围是3°至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混气腔(3)位于内环火混气腔(11)外,外环火混气腔(3)的底部向上倾斜,外环火混气腔(3)底部的倾斜角度是e,所述角度e的角度范围是15°-6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斜槽(61)的上方均设有匀气板(5),所述匀气板(5)呈弧形,匀气板(5)的宽度随弧形斜槽(61)向上弧形倾斜方向不断收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进气口(41)底部的外侧设有弧形进气面(411),所述弧形进气面(411)的弧度是d,所述弧度d的范围是60°-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火出气槽(7)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的扩气口(71),所述扩气口(71)底部与内环火导气道(9)的出气口连通,扩气口(71)呈喇叭状向外扩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火孔(8),所述中心火孔(8)设在底座(4)上并位于内环火出气槽(7)的内侧,所述内环火混气腔(11)的出气口与中心火孔(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观成,未经梁观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89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