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水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9593.2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冯正国;刘家势;李元元;吕云玲;王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喷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喷水环装置,它包括环体,环体的外侧设有与环体内腔联通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在环体上均布的设有与其内腔联通的多个第一喷水孔、第二喷水孔、第三喷水孔,第一、二、三喷水孔呈同心圆状均匀分布、在各喷水孔上装配有尺寸相应的堵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对轧辊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轧铜厂使用的轧机轧辊进行冷却的新型喷水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铜坯进行轧制的过程中,由于轧制变形加热,轧辊与铜坯摩擦产生的热量等都会造成轧辊温度的升高,必须对轧辊不断的进行喷水冷却。传统的喷水环装置,内部空腔体积小,喷水孔位置单一,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喷水,来对不同规格的轧辊轧制冷却,这就需要制作与轧辊规格相配的各种喷水环来进行使用,导致设备更换频繁,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传统的喷水环喷水孔数量少,孔径单一,喷淋效果差,易导致轧辊冷却温度不均,严重影响了轧辊的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新型喷水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喷水环装置,它包括环体,其特征在于:环体的外侧设有与环体内腔联通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在环体上均布的设有与其内腔联通的多个第一喷水孔、第二喷水孔、第三喷水孔,第一、二、三喷水孔呈同心圆状均匀分布、在各喷水孔上装配有尺寸相应的堵头。
所述的进水管口中心线和出水管口中心线夹角为30-60°
所述的进水管口顶部、出水管口顶部均为外螺纹口。
所述的第一、二、三喷水孔均为螺孔,孔径2-3.5mm。
所述堵头为螺栓。
所述的第一、二、三喷水孔中心线与所述的喷水环本体中心线夹角为5-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不同位置,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调整冷却水在轧辊表面的覆盖面和喷出流量,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轧辊的均匀冷却,减少了传统喷水环的制作投入。
2、喷水孔中心线夹角设计,使冷却水在轧辊表面的覆盖面更大,使冷却水喷出预设角度与轧辊表面接触更加适宜,减少了冷却水在轧辊表面的飞溅,使轧辊冷却效果更好,提高轧辊使用质量。
3、出水管口的增加,便于喷水环内部杂物清理排出,使得清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新型喷水环装置,它包括环体1,环体的外侧设有与环体内腔联通的进水管口2和出水管口3;在环体上均布的设有与其内腔联通的多个第一喷水孔4、第二喷水孔5、第三喷水孔6,第一、二、三喷水孔呈同心圆状均匀分布、在各喷水孔上装配有尺寸相应的堵头7;这样进水管口进入冷却水后,在喷水环本体内部空腔储存,而后通过第一或第二或第三喷水孔喷出。
所述的进水管口中心线和出水管口中心线夹角为30-60°。
所述的进水管口顶部、出水管口顶部均为外螺纹口。
所述的第一、二、三喷水孔均为螺孔,孔径2-3.5mm。
所述堵头为螺栓。
所述的第一、二、三喷水孔中心线与所述的喷水环本体中心线夹角为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9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消防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移动式炭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