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0082.2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H17/16;E04H17/20;E04H17/22;E01F9/669;E01F9/6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岱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警报 功能 建筑 工程施工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立柱和套杆,所述立柱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箱,且限位箱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倾斜块,所述立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筒,且立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套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向轮,且套杆位于套筒的下方,所述横杆的前端粘合有反光条,且横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该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可以根据不规则的施工场地对防护装置进行灵活改变,并且可以对超阈值信号进行报警,及时的提醒想换人员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便于对防护装置进行折叠,在运输或者存放的时候不会占用较大空间面积,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防护装置将施工场地与活动场地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其他人员的安全。
现有的防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对危险信号进行报警,常常因为疏忽造成很对的意外情况,并且不能和很好的根据场地要求对防护装置进行角度旋转,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防护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防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对危险信号进行报警,常常因为疏忽造成很对的意外情况,并且不能和很好的根据场地要求对防护装置进行角度旋转,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立柱和套杆,所述立柱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箱,且限位箱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倾斜块,所述立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套筒,且立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套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向轮,且套杆位于套筒的下方,所述横杆的前端粘合有反光条,且横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远离横杆水平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右侧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下方粘合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右侧设置有报警器,且承重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轴,且支撑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限位箱的内部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右侧设置有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且距离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倾斜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块的右侧表面与第二倾斜块的上端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第一倾斜块的水平线与第二倾斜块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尺寸与套杆的外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且套杆贯穿于套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蜂鸣器的中轴线与报警器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蜂鸣器的下表面与支撑杆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凸块呈等距状分布于承重板的上方,且支撑套的中轴线与承重板的下表面之间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中轴线与插杆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反光条呈对称状分布于中心轴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第一倾斜块与第二倾斜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带动第一倾斜块与卡槽进行卡合,从而可以实现多个防护装置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拼装,同时套杆与套筒之间的配合可以改变整体装置的高度,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并且在使用插杆的时候不会影响插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0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碳纤维拉挤板材生产用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飞叉杆摆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