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胎压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组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0507.X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刘登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气密性 检测 组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胎压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座,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贯穿至固定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密封罩、缓冲机构、安装座、夹持机构和氦气传感器的设置,具有可以快速组装并利用氦气进行检测,防止渗水造成胎压传感器损坏,进而能够提升胎压传感器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通常将胎压传感器放入水中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胎压传感器烘干,且水容易渗入胎压传感器,导致胎压传感器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胎压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当轮胎发生故障时,往往会造成极大的交通安全事故。轮胎发生故障往往是由于轮胎内气压异常引起的,气压过低时车轮内气压不稳容易爆胎,气压过高会影响臧震效果,轮胎故障是杀伤力最大的也是最难预防的事故隐患,因此对车内轮胎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通常将胎压传感器放入水中,然后向其内腔充入气体并查看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胎压传感器烘干,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水容易渗入胎压传感器,导致胎压传感器损坏,从而影响胎压传感器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快速组装并利用氦气进行检测,防止渗水造成胎压传感器损坏,进而能够提升胎压传感器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的检测设备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压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组装设备,具备可以快速组装并利用氦气进行检测,防止渗水造成胎压传感器损坏,进而能够提升胎压传感器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通常将胎压传感器放入水中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胎压传感器烘干,且水容易渗入胎压传感器,导致胎压传感器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胎压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座,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贯穿至固定架的底部,所述活塞杆的底端栓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安装座位于工作台的顶部,且安装座与缓冲机构之间栓接,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进气口,所述密封罩的正面嵌设有氦气传感器,所述氦气传感器的检测头贯穿至密封罩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柱、阻尼弹簧和限位板,所述连接柱贯穿工作台并与工作台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分别位于安装座底部的四周并与安装座之间栓接,所述阻尼弹簧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且阻尼弹簧位于安装座和工作台之间,所述限位板栓接于连接柱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伸缩杆、压缩弹簧和定位板,所述伸缩杆位于凹槽的内部并与固定板之间栓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表面,所述定位板栓接于伸缩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栓接有套管,且套管分别位于活塞杆的两侧,所述套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栓接有导向柱,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连接块,所述导向柱贯穿至套管的底部,且导向柱与连接块之间栓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连接孔呈环形分布,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孔与安装板之间栓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与密封罩之间配合使用,所述密封罩为透明状,且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永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0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补给养料的蔬菜栽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山茶叶种植的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