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1533.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晶;沈玉波;皮丽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坦途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护理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包括两个托腿架:两个所述托腿架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调节组件连接,并驱动两个托腿架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所述托腿架上均设有置腿槽,所述托腿架上设置有一横移组件,且横移组件上设置有一按摩组件,并驱动按摩组件沿调节组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中,该康复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可以自由、灵活的调节两个托腿架之间的间距大小,满足患者不同下肢长度放置的使用需求,确保两个托腿架能够分别对患者下肢的两端进行支撑固定,并通过按摩组件进行按摩护理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康复装置的实际使用范围,也增大了康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康复当中,需要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护理,从而加快患者下肢的康复速率。
现有的康复装置通常采用固定长度结构的按摩辊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支撑固定,由于不同患者的下肢长度不一,导致康复装置无法适应患者不同下肢长度的支撑固定需求,导致按摩护理的效果不佳,降低了患者下肢的康复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可调节长度的按摩结构,实现对不同患者下肢长度高效按摩,加快康复速率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包括两个托腿架:
两个所述托腿架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调节组件连接,并驱动两个托腿架相互靠近或远离;
两个所述托腿架上均设有置腿槽;
所述托腿架上设置有一横移组件,且横移组件上设置有一按摩组件,并驱动按摩组件沿调节组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其中一个托腿架上的套管和一设置在另一个托腿架上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套管之间嵌入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上贯穿设置有紧固销,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凹槽;
通过紧固销与凹槽的嵌入式卡接,将套管与调节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横移组件包括一设置在托腿架外壁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丝杆与螺母座联接,且螺母座通过安装板与按摩组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一嵌设在安装板上开设的定位槽内的按摩辊,按摩辊的外壁套设有辅管,且辅管的开口端内壁嵌设有塞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置腿槽的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置腿槽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设置在两个托腿架之间且位于丝杆下方的光杆,光杆的外壁套设有套环,且套环与安装板的底部固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坦途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坦途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1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镜清洗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外耳道吸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