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检测用锤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2572.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禄;康彦福;袁建新;吴永斌;贺文强;严栋;王小川;任得坤;董良基;杨占谦;徐海斐;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基检测用锤,涉及桩基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上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沿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安装板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锤头,并且软锤头和硬锤头均可拆卸,使用安全,设置了转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替代了人为进行检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每次锤击的力度均相等,并且可以调节使用,增加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检测人员,使得测力传感器获得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基检测用锤。
背景技术
在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时,经常采用低应变检测方式对基桩结构的完整性进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所使用的力锤常用的手锤、自由落锤和力棒,用铁锤头激发得到的脉冲力持续时间短、力谱高频成份丰富,波长小,判断缺陷位置精确度高,对于浅层缺陷或短桩,可采用铁锤头、小质量手锤。而尼龙头、硬橡胶头等材料的锤或力棒激发得到的脉冲力低频成份丰富、频率低,持续时间长,传播深度深,适于检测深层缺陷或长大桩,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桩基检测用锤的锤头材质和大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在实际运用中,检测人员由于提前难以预料现场的桩基大小和缺陷的类型,故而需要准备多种型号的锤,以备需要,这样就使得在携带的过程中非常麻烦;
2、现有的桩基检测用锤大多是检测人员携带,在使用时通过锤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由于在测试中需要多次锤击桩底,以保证波形真实且不漏测,使得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是人为锤击,所以会造成震源的不一致性,这样导致信号曲线的比对具有人为误差,不仅效率低,还增加了判断桩基质量的困难。
因此,现有的桩基检测用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检测用锤,通过设置了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转动组件和传动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锤头材质和大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人为检测时产生的误差大且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桩基检测用锤,包括安装板、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所述大锤组件和小锤组件沿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其中,所述大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摆臂,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右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正面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右端连接有软锤头,所述小锤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摆臂,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正面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右端连接有硬锤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双头螺柱,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正面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齿轮的正面焊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二齿轮的背面焊接有第二转柱。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外侧的一圈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右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有两个,两个所述槽口分别穿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通过设置保护层可以保护安装板上的各组件不受碰撞,设置槽口可以让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在槽口内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青海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2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