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5862.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龙;林霞;张宏亮;刘东成;杜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H04N5/23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铁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床 钢板 缺陷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包括:缺陷识别模块、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一个或多个用于采集钢板的上表面图像的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一个或多个用于采集钢板的下表面图像的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冷床远离地面的一侧,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冷床靠近地面的一侧,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缺陷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缺陷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能够有效识别冷床钢板上下表面的缺陷,识别效率较高,避免因钢板缺陷发现不及时,而导致生产大量存在缺陷的钢板的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识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企业的中厚板生产过程中,矫直机进行钢板矫直工作,当矫直机的矫直辊出现划伤等缺陷后,继续使用划伤后的矫直辊生产钢板会使钢板出现大量压痕,若不及时对产生缺陷的矫直辊进行处理,将会产生大批表面质量不合格的钢板,目前,企业通常主要依靠后工序的质检人员来检查钢板上下表面的缺陷,缺陷识别效率较低,容易造成处理不及时的现象,为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后期检查的方式对钢板的缺陷进行检查,缺陷识别效率较低,容易造成处理不及时的现象,为企业带来较大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床钢板缺陷识别装置,包括:
缺陷识别模块、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一个或多个用于采集钢板的上表面图像的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一个或多个用于采集钢板的下表面图像的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
所述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冷床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冷床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缺陷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缺陷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模块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
冷床包括: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定义钢板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向为预设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均相同,所述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的连接处为第一分界线,所述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分界线;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分界线的中点与地面的垂直连线的延伸线,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分界线的中点与地面的垂直连线的延伸线。
可选的,多个所述下表面图像采集模块包括:第三图像采集模块和第四图像采集模块;
冷床包括: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定义钢板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向为预设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均相同,所述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的连接处为第一分界线,所述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分界线;
所述第三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分界线的中点与地面的垂直连线的延伸线,所述第四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分界线的中点与地面的垂直连线的延伸线。
可选的,所述上表面图像采集模块的朝向方向垂直于钢板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向。
可选的,定义钢板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向为预设方向,所述第三图像采集模块的朝向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或小于90°,所述第四图像采集模块的朝向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或小于90°,定义冷床沿所述预设方向的长度的中点与地面的垂直连线的延伸线为预设轴线,所述第三图像采集模块和第四图像采集模块关于所述预设轴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5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震颤式除尘计算机机箱外壳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高效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