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式太阳能分布式系统用板翅直通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6026.X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军;苑福生;王玲;王利敏;张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奥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75 | 分类号: | F24S10/75;F24S70/20;F24S70/12;F24S70/6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朱忠范 |
地址: | 034399 山西省忻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分布式 系统 用板翅 直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分布式系统用板翅直通管,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集热外套管;集热外套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可阀环;可阀环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端盖;集热内管贯穿所述端盖、所述内套管、所述波纹管和所述集热外套管;所述集热内管的围设有集热板翅,所述集热板翅位于所述集热外套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可适应较大的工作环境温度;具有较好的耐热及机械冲击性能,与槽式集热器搭配使用,耐高温,可获得较高的热能;广泛适用于分布式小面积集热供暖工程,极具示范推广价值;焦点集热面大,无任何跑光现象,集热效率高;具有较高耐内热冲击性能,无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分布式系统用板翅直通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清洁能源取暖领域,太阳能取暖工作已经大量建设,分布式供暖系统(户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双玻璃管集热器技术,使用的核心部件是双玻璃真空管。在使用过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集热管遇到极端天气,易损坏。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镜场发生集热管冻裂。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管内缺水时,集热管炸裂。二是集热管整体集热效率非常低,系统集热温度较低(40℃-60℃)及获得的热水量不足,供暖效果极差,不能满足供暖需求。三是双玻璃真空管获取热量的原理是热量对流交换的方式,水循环及流动速度较小,集热效率低。四是同样的供暖能量需求,需要更大的安装面积。集热管数量较多。五是玻璃选用3.3高硼硅材料,耐热及机械冲击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分布式系统用板翅直通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分布式系统用板翅直通管,包括:
集热外套管;
所述集热外套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可阀环;所述可阀环连接有波纹管;
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内套管;
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端盖;
集热内管贯穿所述端盖、所述内套管、所述波纹管和所述集热外套管;
所述集热内管的围设有集热板翅,所述集热板翅位于所述集热外套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可阀环通过连接环连接所述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集热外套管和所述可阀环焊接连接;所述可阀环和所述连接环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波纹管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内套管焊接连接;所述内套管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集热内管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阀环、所述连接环、所述波纹管和所述端盖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集热外套管的制作材料为5.0硼硅材料玻璃。
优选的,所述可阀环的制作材料为铁钴镍合金。
优选的,所述集热内管和所述集热板翅的表面镀有吸热膜。
优选的,所述集热内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集热板翅的制作材料为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可适应较大的工作环境温度;具有较好的耐热及机械冲击性能,与槽式集热器搭配使用,耐高温,可获得较高的热能;广泛适用于分布式小面积集热供暖工程,极具示范推广价值;焦点集热面大,无任何跑光现象,集热效率高;具有较高的耐内热冲击性能,无炸管。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奥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奥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6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