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盲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7068.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杭;郑永飞;张建文;赖紫辉;李建国;刘菀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2;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芶雅灵;何强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维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盲沟结构,属于路基排水结构领域,目的是降低对侧沟等上层排水结构的扰动。沿路基横向,盲沟设置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检查井设置于盲沟沿路基的纵向通路上,检查井设置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且检查井由路面向下延伸至盲沟;在路堑边坡侧开挖盲沟和检查井的开挖面设置有喷锚网层和将喷锚网层锚固于路堑边坡围岩内的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盲沟的位置从传统的侧沟底部向路堑边坡侧移动,使盲沟位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实现盲沟与侧沟的错位分布,使得侧沟底部为基床,运营期间,对盲沟进行养护或者更换时,无需扰动侧沟等原路基永久排水结构物,使养护或更换过程更加高效、快捷,也能更好保障路基排水顺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排水结构领域,具体的是便于维护的盲沟结构。
背景技术
盲沟又名暗沟,指的是在路基或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并铺以倒滤层的排水、截水暗沟,是一种地下排水渠道,用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检查井是为了方便地下设施的安装以及维修而设置的附属井状构筑物,在铁路、公路工程中一般指路基区间内沿路基侧排水构筑物修筑的检查井。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的附属构筑物。
目前常用的盲沟、检查井形式分别如图1所示,盲沟常用于地下水较发育,对排水要求较高的地段,检查井则沿盲沟每隔一定间距或平面转角处、纵向变坡点处设置。现有盲沟结构固定设置于侧沟下方,使之不便于养护和更换,且在养护更换过程中对侧沟扰动极大,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路基排水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盲沟养护更换过程中对上层排水结构扰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盲沟结构,降低对侧沟等上层排水结构的扰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检修的盲沟和检查井结构,沿着路基横向,所述盲沟设置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检查井设置于盲沟沿路基的纵向通路上,检查井设置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且检查井由路面向下延伸至盲沟;在路堑边坡侧开挖盲沟和检查井的开挖面设置有喷锚网层和将喷锚网层锚固于路堑边坡围岩内的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检查井沿竖向包括下部的井身和上部的井筒,井身的底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清淤池,所述清淤池沿纵向与两侧的盲沟相连通,且清淤池低于盲沟的沟底。
进一步的,所述清淤池由井身的底壁向下凹陷与井身的外侧壁包围形成;所述井身的底壁与其内侧壁相邻的部分形成站位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检查井的井筒邻近侧沟设置,且井筒的内侧壁与井身的内侧壁对齐。
进一步的,在检查井的内侧壁设置有踏步。
进一步的,所述锚杆与水平面的水平夹角为15°,锚杆在路堑边坡呈梅花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盲沟的位置从传统的侧沟底部向路堑边坡侧移动,使盲沟位于侧沟与路堑边坡之间,实现盲沟与侧沟的错位分布,使得侧沟底部为基床,运营期间,若需对盲沟进行养护或者更换时,无需扰动侧沟等原路基永久排水结构物,使养护或更换过程更加高效、快捷,也能更好保障路基排水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盲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查井示意图。
图中,侧沟1、盲沟2、检查井3、井身31、井筒32、清淤池33、踏步34、站位平台35、路堑边坡4、喷锚网层5、锚杆6、基床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7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淇淋均质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LED灯的点阵式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