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多角度打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8580.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3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武市富成枣产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B6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7514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角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多角度打枣装置,包括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的上表面设置有振树装置,所述振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底板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振动板;所述拖车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桶,所述放置桶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布,所述收集布四个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杆,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两根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中,振树装置能够节省人力,防止未成熟的果实被打落,收集装置能够收集从枣树上掉落的果实,使枣子免受采摘过程中的损伤与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多角度打枣装置。
背景技术
枣树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之一,特别在山、沙、碱、旱、贫地区农民脱贫和财政自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枣树业发展十分迅速,枣树正在成为我国果树中的一个新的发展热点;我国枣树在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采摘加工方面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水平,目前果农采摘的方法大都采取竹竿敲打的方式。
但是在一些农田坑坑洼洼地区,果树种植一般不规则,树距小,树干高大枝条交叉严重,不适合大型机械进入;由于没有辅助机械,打枣这一行业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竹竿打枣,人工打枣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人工竹竿打枣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其次果树枝叶繁多,枝条交叉严重,树枝交叉部位及树枝分叉部位空间小,不方便用力挥动竹竿,用力小果实无法打下来,造成果实采摘困难;此外树干高大,果实分布在果树的不同高度上,人工竹竿打枣需要不断移动位置、调节手持竹竿的长度来进行打枣作业,操作繁琐,另外,人工采用竹竿进行打枣容易导致枣子从高处掉落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多角度打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的上表面设置有振树装置,所述振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底板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振动板;
所述拖车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桶,所述放置桶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布,所述收集布四个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杆,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两根活动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振动板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在转动架内部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振动板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内部设置有打枣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拖车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与振动电机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拖车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四个滑轮,右侧所述滑轮的内部设置有制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拖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与活动杆之间为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活动杆之间为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收集布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内部设置有松紧绳,所述收集布的内壁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从松紧绳的左端一直延伸到收集布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武市富成枣产业专业合作社,未经灵武市富成枣产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8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枣种植便捷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体式长枣种植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