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3395.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2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鹏;张楠;张奎;唐远进;郑永超;刘大伟;冉星晨;罗德俊;胡祥松;母朝吾;石云磊;夏榆雄;徐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B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挑板 组合 支撑 结构 | ||
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包括悬挑板、钢梁和组合型钢支撑,组合型钢支撑包括水平支撑、限位板和斜向支撑,水平支撑沿纵向间隔平行设置在悬挑部的下方,水平支撑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在上翼缘板的下侧表面,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水平支撑的外端部的上侧,收边板的外端面紧靠并与限位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斜向支撑间隔设置在水平支撑的下方、固定连接在钢梁与水平支撑之间。本实用新型免除大量模板支撑体系,避免超高模板论证,消除了楼层中间镂空区域无法拉结等问题,减轻了现场施工的安全危险系数,使其安全防护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成本,省去钢管木方,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适用于高层、超高层以及超高临空大悬挑锯齿板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建筑造型的多元性,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往往会设计结构悬挑板,并配合建筑外幕墙造型的超长悬挑板,已然成为当下建筑体系中的常规做法。该种设计,模板支撑难度大、安全隐患高、成型精度高,成为了施工技术上的难点。
按照常规施工楼板施工体系,一般采用满堂红模板支撑体系或者利用钢筋对挑和金属楼板来满足悬挑板的施工。
第一种支撑体系:常规的满堂红模板支撑体系,该架体搭设高度达42m,属于超过一定危险性的超高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中间镂空区域架体无法拉结,临空外架的设置困难,难以有效做到施工安全防护,工序影响,其中幕墙、屋面无法提前穿插,成型质量难以保证,且搭设架体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期与成本。
第二种支撑体系:钢筋对挑和金属楼承板体系利用钢筋的抗剪性能来满足悬挑锯齿板施工,通过将悬挑板的上下弦钢筋与内侧楼承板钢筋绑扎连接,满足对挑长度后先浇筑内侧混凝土,待强度达到100%后,再浇筑悬挑楼承板的混凝土但难以保证悬挑板平整度,且对挑钢筋局部剪力过大,施工安全危险系数高,成型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解决现有满堂红模板支撑体系与钢筋对挑和金属楼承板体系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工期长,同时存在幕墙要求精度高,成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板的组合支撑结构,包括纵向的悬挑板、横向的钢梁和固定连接在两者之间的组合型钢支撑,
所述悬挑板固定连接在钢梁的上侧并悬挑伸出,所述悬挑板以钢梁为分界分为内侧的非悬挑部和外侧的悬挑部,所述悬挑板为叠合板,包括金属楼承板、板筋和叠合混凝土,所述板筋包括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纵向间隔固定连接在悬挑部范围内的金属楼承板的上侧,
所述悬挑部的纵向外侧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收边板,
所述钢梁为工字钢,包括上翼缘板、腹板和下翼缘板,
所述组合型钢支撑包括水平支撑、限位板和斜向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沿纵向间隔平行设置在悬挑部的下方,水平支撑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在上翼缘板的下侧表面,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水平支撑的外端部的上侧,所述收边板的外端面紧靠并与限位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斜向支撑间隔设置在水平支撑的下方、固定连接在钢梁与水平支撑之间,斜向支撑的底端部固定连接在下翼缘板的上侧,斜向支撑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在水平支撑的外端部。
所述悬挑板包括横向拼接的悬挑单元板,所述板筋还包括附加上层钢筋和附加下层钢筋,
所述附加上层钢筋为双向钢筋网,贯通每块悬挑单元板的非悬挑部和悬挑部,并通过叠合混凝土连接为一体,
所述附加下层钢筋为双向钢筋网,贯通悬挑部的相邻单元悬挑板,并通过叠合混凝土连接为一体。
每块悬挑单元板的下侧设置不少于四根水平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3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S板材生产用快速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承插式预制砖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