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化内拉锚式重力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3413.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祁明军;张海波;杨鹏;程杭;唐瑶;罗斌;张楠;郭建军;赵春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化内拉锚式 重力 挡土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化内拉锚式重力挡土墙,包括由多块PC构件单层拼接而成,安装在基础顶端,PC构件错缝砌筑而成,PC构件呈四方形的块状,PC构件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沿PC构件的拼接平面方向设置且为通槽,所述PC构件的底端设置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与凹槽匹配设置,基础的顶端设置有与PC构件的凹槽相同的槽,所述PC构件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沿高度方向穿设在PC构件内且延伸至基础内。采用预制拼装,通过构件结构的设计以及与基础的连接配合,能够满足足够的强度,施工方便、节省模板、节约工期、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成型质量,解决传统现浇式重力挡土墙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质量控制困难、混凝土养护困难、高安全风险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力挡土墙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化内拉锚式重力挡土墙。
背景技术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一般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于现场进行整体浇筑而成,该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施工周期长;(2)混凝土质量控制困难(现浇混凝土受地形影响,成型、振捣容易出现质量问题);(3)混凝土养护困难(受场地条件限制,现浇混凝土一般采取自然养护,受环境影响较大);(4)施工安全风险大(挡墙多设置于陡峭地段,现场模架施工安全风险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重力挡土墙,用以解决传统现浇式重力挡土墙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质量控制困难、混凝土养护困难、高安全风险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化内拉锚式重力挡土墙,包括由多块PC构件单层拼接而成,安装在基础顶端,PC构件错缝砌筑而成, PC构件呈四方形的块状,PC构件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沿PC构件的拼接平面方向设置且为通槽,所述PC构件的底端设置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与凹槽匹配设置,基础的顶端设置有与PC构件的凹槽相同的槽,所述PC构件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沿高度方向穿设在PC构件内且延伸至基础内,PC构件包括一类构件、二类构件和三类构件,一类构件的两侧端分别设置半圆形的预留孔,二类构件的中部设置圆形的预留孔,三类构件的一侧端为半圆形的预留孔,另一侧端为平面状,预留孔内浇筑有肋柱,一类构件的厚度方向开设有锚孔和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锚孔上方,所述排水孔和锚孔位于一类构件的中部且与预留孔错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预制拼装,通过构件结构的设计以及与基础的连接配合,能够满足足够的强度,施工方便、节省模板、节约工期、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成型质量,解决传统现浇式重力挡土墙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质量控制困难、混凝土养护困难、高安全风险等问题,排水孔设置在锚孔上方,排水孔孔径5cm,用于疏干墙后土体水分,防止地面水下渗,墙后泄水孔进口位置要求做反滤体,以免淤塞。
优选的,所述肋柱由肋钢筋、肋箍钢筋以及浇筑混凝土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柱的结构强度高,与基础的连接强度高,满足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肋钢筋配置三根,且呈三角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钢筋的布置合理使得肋柱的结构强度高。
优选的,所述锚孔内穿设锚杆以及灌入水泥砂浆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连接强度以及封堵防水。
优选的,所述PC构件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PC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C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PC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柱具有足够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3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