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6924.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祝全兵;谢强;李东福;郭清华;李广彪;瞿加俊;杨春灿;崔晓康;孟繁盛;何其方;杨金林;闫海生;周春永;魏国武;陈磊;张向飞;朱业凯;乐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1/18;B66C15/00;B66C13/08;B66C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工作 移动 模架逆 作法 施工 吊装 系统 | ||
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包括在工作井井口浇筑的呈圆环形的压顶梁,沿压顶梁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悬臂吊架,每个悬臂吊架上均设有环链电动提升机和防坠螺纹钢吊带,环链电动提升机的吊钩与工作井内的拱圈桁架顶部连接,防坠螺纹钢吊带下端通过下螺母组件与拱圈桁架顶部连接,防坠螺纹钢吊带上端通过上螺母组件与悬臂吊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在工作井的压顶梁上均布多个悬臂吊架,悬臂吊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承载力大,在悬臂吊架上设置环链电动提升架,由多台电动提升机整体控制升降,不影响工作井的掘进,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工作井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位造价低,主体部分的混凝土灌注,质量较易保证,且整体刚度较大,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各大基础设施项目应用广泛。工作井的施工常采用全钢定型大模板,工作井在每层施工时都需要经历模板的安装、加固和拆除,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增加工程工期,经济效益差。在采用逆作法对工作井施工时,圆筒状的拱圈桁架和模板总成需要随着工作井的逐层掘进而逐层下降,现有技术中对拱圈桁架和模板总成的吊装装置一般是在工作井的井口设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井架,在井架上安装吊装系统对拱圈桁架和模板总成进行吊装作业,由于井架还用于提升掘进施工中的岩土,这样就导致在拱圈桁架和模板总成升降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操作、安全可靠性强的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大直径工作井移动模架逆作法施工吊装系统,包括在工作井井口浇筑的呈圆环形的压顶梁,沿压顶梁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悬臂吊架,每个悬臂吊架上均设有环链电动提升机和防坠螺纹钢吊带,环链电动提升机的吊钩与工作井内的拱圈桁架顶部连接,防坠螺纹钢吊带下端通过下螺母组件与拱圈桁架顶部连接,防坠螺纹钢吊带上端通过上螺母组件与悬臂吊架连接。
悬臂吊架包括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悬臂架和第二悬臂架;第一悬臂架和第二悬臂架均包括设置在压顶梁上表面的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第一下支座位于第二下支座的外侧,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上水平设有一根悬臂梁,悬臂梁内端伸入到工作井的井口上方,悬臂梁外端部固定设有第一钢板支座,第一钢板支座上水平设有两根扁担梁,扁担梁与悬臂梁垂直,扁担梁两端分别竖向设置有锚杆组件,锚杆组件下端预埋在压顶梁内,锚杆组件上端通过螺母及压板与扁担梁压接配合;
悬臂梁顶部竖向固定设有位于第二下支座正上方的竖向支杆,竖向支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钢板支座,悬臂梁内端设有第三钢板支座,第一钢板支座右侧和第二钢板支座左侧之间通过第一斜撑杆连接,第二钢板支座右侧和第三钢板支座左侧之间通过第二斜撑杆连接。
第一悬臂架的第三钢板支座和第二悬臂架的第三钢板支座之间设有安装梁组件,环链电动提升机设置在安装梁组件上,防坠螺纹钢吊带上端通过上螺母组件与安装梁组件顶部压接。
第一斜撑杆上固定设有第一短管,竖向支杆上固定设有第二短管;第一悬臂架的第一短管和第二悬臂架的第一短管之间以及第一悬臂架的第二短管和第二悬臂架的第二短管之间均通过钢管扣件连接为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悬臂吊架设有八个,八个按圆周布置在压顶梁上,拱圈桁架通过防坠螺纹钢吊带固定在悬臂吊架上,悬臂吊架上安装有用于提升拱圈桁架和模板总成的环链电动提升机,浇筑时模板总成和拱圈桁架之间安装双向调节撑杆和脱模油缸,拱圈桁架承担模板的侧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6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