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7055.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前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神经内科 手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包括手套、连接管和气囊、所述手套包括左手套和右手套,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左手套和右手套与空腔相连接,所述气囊的出气端固定有三通转换头,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均与三通转换头的连接口连接。该新型神经内科手套,在手套的内面设置有固定安装的连接管,气囊可以将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传送到手套的空腔内,使得手套通过空腔内部的空气进行膨胀,使得手套可带动患者的手指做伸张运动,从而通过气囊配合手套成了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康复工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用分指板是一种训练手指分开和仲展、通常都是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不断的对患者的手指掰开以达到康复的目的,但是该种方式的工作量比较大,操作还比较复杂,所以需要用到对患者进行康复的手套。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手套:
(1)现有的内科手套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对患者手部做康复训练的功能。
(2)在不同的患者佩戴手套时,由于不同的患者手部的大小不一样,现有的内科手套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手部大小进行调整。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新型神经内科手套,不能够对患者手部做康复训练的功能和患者的手部大小进行调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手套,包括手套、连接管和气囊、所述手套包括左手套和右手套,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左手套和右手套与空腔相连接,所述气囊的出气端固定有三通转换头,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均与三通转换头的连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的背面还固定有第一橡胶筋、第二橡胶筋,所述第一橡胶筋的数量有十个,每五个所述第一橡胶筋均固定在左手套和右手套的指套处,所述第二橡胶筋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橡胶筋分别固定在左手套和右手套的背面;
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的底部均固定有护腕。使护腕3可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固定,防止在做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手套出现脱落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的背面还等距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使多个散热孔11起到排汗的功能。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均固定有控制阀,两个所述控制阀的顶部均固定有阀门。使控制阀6能够的气体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转换头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与连接管相适配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且三通转换头的两个螺纹孔与两个连接管一端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使对手套和气囊4能够进行拆卸,方便对手套和气囊4进行存放的问题。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神经内科手套:
(1)在手套的内面设置有固定安装的连接管,气囊可以将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传送到手套的空腔内,使得手套通过空腔内部的空气进行膨胀,使得手套可带动患者的手指做伸张运动,从而通过气囊配合手套成了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康复工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前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前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7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