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8072.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3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贾俊明;王璟;姚尧;李丹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钢筋混凝土 独立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独立基础的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单元是圆形,包括钢筋骨架和浇筑在钢筋骨架外侧呈圆形的混凝土基础,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设置在中心处的中心板以及搭接在中心板外侧的径向筋和环向筋,所述径向筋沿着中心板的径向向外辐射,所述环向筋与中心板同轴布设,并沿着中心板环向搭接在径向筋上。本实用新型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同时加强结构的承载力;避免环向筋在连接处存在受力薄弱点,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在保证建筑设计要求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节约成本,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对于低层民用建筑的性价比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独立基础的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通常采用独立基础,即为方行或矩形基础,独立基础的特点是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共用独立基础,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通常这种矩形或者方形独立基础会存在钢筋和混凝土浪费,施工所需工期较长,而且局部受力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独立基础所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圆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通过对独立基础结构的改进,使中心受力区的钢筋密度较大,外缘受力较小,钢筋分配密度小,钢筋的密度分布与受力大小正相关,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包括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是圆形,所述基础单元包括钢筋骨架和浇筑在钢筋骨架外侧呈圆形的混凝土基础,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设置在中心处的中心板以及搭接在中心板外侧的径向筋和环向筋,所述径向筋沿着中心板的径向向外辐射,所述环向筋与中心板同轴布设,并沿着中心板环向搭接在径向筋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基础单元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拉梁,所述拉梁沿着基础单元的圆周均匀分布,保证外侧受力均匀,且满足设计需要。
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心板的直径为15d,径向筋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方式搭接在中心板上,径向筋的焊接长度为5d,d为径向筋的直径,保证中心板的布设既能避免径向筋堆叠,又能满足径向筋的贯穿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向筋等间距搭接在径向筋上,间距为200mm。
进一步限定,所述径向筋之间的夹角为5~30°,保证钢筋的分布密度与独立基础的承载力大小呈正相关,中心受力区钢筋分布密度大,而外侧受力较小区域的钢筋密度分布减小,进而满足独立基础的受力要求,同时减少钢筋使用量。
进一步限定,所述混凝土基础的总厚度与直径之比满足1/5~1/10。
进一步限定,所述相邻环向筋的连接接头按照等角度错位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独立基础结构的改进,使中心受力区的钢筋密度较大,外缘受力较小,钢筋分配密度小,钢筋的密度分布与受力大小正相关,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同时加强结构的承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设计中心板,避免径向筋在穿过中心处时存在堆叠的问题,同时保证径向筋对称搭接,在同一径向受力分布均匀。
3)本实用新型的环向筋采用搭接方式连接并按照等角度错位分布,避免环向筋在连接处存在受力薄弱点,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8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芯把手同轴的具有差速功能的门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建筑用钢结构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