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款适应自动铆接的软线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8367.9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昌雄;萧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范福涛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款 适应 自动 铆接 软线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款适应自动铆接的软线开关,该开关包括下壳、盖合于下壳顶部的上壳、以及设于下壳上的两根接线片、一个按钮和一根动触片;下壳的内底面居中设有一道开关槽,该开关槽的两端槽口各设有一个凸台;两根接线片成直线相距设于开关槽内,其中一根接线片的内端弧形上翘、外端Z形上翘以贴合于同侧凸台的顶部,另一根接线片的内端平直贴合于开关槽槽底、外端Z形上翘以贴合于同侧的凸台顶部;两根接线片的外端顶面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且电连接电线的铆接槽,铆接槽由两排对称分别立设于接线片顶面两侧的折弯弹片构成。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自动化铆接电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线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软线开关的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软线开关的接电片均采用接电柱等形式与电线连接,需手工接线,无法适应自动化铆接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应自动化铆接电线的软线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款适应自动铆接的软线开关,包括下壳、盖合于下壳顶部的上壳、以及设于下壳上的两根接线片、一个按钮和一根动触片;下壳的内底面居中设有一道开关槽,该开关槽的两端槽口各设有一个凸台;两根接线片成直线相距设于开关槽内,其中一根接线片的内端弧形上翘、外端Z形上翘以贴合于同侧凸台的顶部,另一根接线片的内端平直贴合于开关槽槽底、外端Z形上翘以贴合于同侧的凸台顶部;两根接线片的外端顶面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且电连接电线的铆接槽,铆接槽由两排对称分别立设于接线片顶面两侧的折弯弹片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两根接线片的中部两侧均设有用于将其卡接固定开关槽内的弹性翼。
作为优选方案,按钮设于两根接线片之间,其顶部的扭帽通过上壳顶部所设的按钮孔外露,其两侧通过转轴旋转设于开关槽的两边槽壁上,以用于驱动其底部所设的立柱交替向两个接线片摆动;动触片横向固定于立柱上以随立柱摆动而交替触碰两根接线片内端。
作为优选方案,两根接线片正外侧的下壳和/或上壳侧壁对应设有过线孔。
作为优选方案,两根接线片与同侧过线孔之间的上壳内顶面设有用于将电线分别压紧于两根接线片外端的压线板。
作为优选方案,下壳和上壳之间通过分设于下壳内底面和上壳内顶面的夹套管和对接管相互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接线时,可采用自动化铆接设备将电线裸线头卡入铆接槽内,并一次性将所有折弯弹片向内下方压合包裹于电线裸线头外围,以使电线固定且电连接接线片,其优势在于:一、电线可以盲放,提高效率;二、不伤人手;三、铆压端子能完全自动承接铆压机下压刀口,实现百之百铆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某一角度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壳和下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接线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6:
一款适应自动铆接的软线开关,包括下壳1、盖合于下壳1顶部的上壳2、以及设于下壳1上的第一接线片3、第二接线片4、按钮5和动触片6。
下壳1的内底面四角立设有夹套管1.1,上壳2通过其内顶面四角所设的对接管2.1插接固定于对应的夹套管1.1内,以将上壳2和下壳1相互固定连接成一个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8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加固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工程用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