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冷却高压蒸汽灭菌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8491.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丁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A61L2/26;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冷却 高压 蒸汽 灭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高压蒸汽灭菌锅,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灭菌锅主体外设有加速冷却装置,因为蒸汽遇冷液化会放出大量的热,在工作人员将产品取出时,会存在烫伤的现象,因此需要先对灭菌锅内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设置的了加速冷却装置,则可以加速对灭菌锅的冷却,并且通过将该加速冷却装置设置为包括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内壁上的第一冷却管道、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外壁上的第二冷却管道,通过内外壁设置的第一、二冷却管道,增加了冷却的范围,形成快速降温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快速冷却高压蒸汽灭菌锅。
背景技术
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利用饱和压力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按照样式大小分为手提式高压灭菌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源设备。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 .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它包括主机体、压力表、灭菌锅锅盖、锅盖压紧转盘、灭菌锅主体、电加热器。传统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因为高压蒸汽灭菌锅在进行冷却时,冷却速度缓慢,在操作人员将检测物取出时,容易因为蒸汽遇冷液化放热,而操作人员烫伤,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高压蒸汽灭菌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冷却高压蒸汽灭菌锅,包括主机体、压力表、灭菌锅锅盖、锅盖压紧转盘、灭菌锅主体、电加热器,所述灭菌锅主体外设有加速冷却装置,该加速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内壁上的第一冷却管道、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外壁上的第二冷却管道、分别与第一、二冷却管道连通的循环泵以及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的蓄水池,所述第一、二冷却管道内通有冷却水,所述第一、二冷却管道均呈螺旋状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内、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灭菌锅主体外设有加速冷却装置,因为蒸汽遇冷液化会放出大量的热,在工作人员将产品取出时,会存在烫伤的现象,因此需要先对灭菌锅内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设置的了加速冷却装置,则可以加速对灭菌锅的冷却,并且通过将该加速冷却装置设置为包括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内壁上的第一冷却管道、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外壁上的第二冷却管道,通过内外壁设置的第一、二冷却管道,增加了冷却的范围,形成快速降温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进一步的将第一、二冷却管道连通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的蓄水池,第一、二冷却管道内通有冷却水,使得冷却水能够循环,进一步的加速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同时第一、二冷却管道均呈螺旋状设置于灭菌锅主体内、外壁上,螺旋状设置的第一、二冷却管道,则增加了冷却的范围,提高冷却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冷却管道为圆弧状结构的管道壁与灭菌锅主体内壁组合而成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冷却管道为圆弧状结构的管道壁与灭菌锅主体内壁组合而成的空腔,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因为冷却管道是由管道壁和灭菌锅主体内壁组合而成,则使得冷却水能与灭菌锅主体内壁贴合,从而快速带走大量的热,提高了良好的散热冷却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螺旋状位置与第二冷却管道的螺旋位置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8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