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8699.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姜山;柴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29;H01R13/52;H01R13/533;H01R13/6581;H01R13/58;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型大电 流电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大电流电连接器防尘防淋雨性能不足,使用维护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对接的插头与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孔前绝缘体、插孔、屏蔽环、连接螺帽组件、并圈卡簧、第一固定卡爪、孔后绝缘体、第一封线体、第一固线板和第一尾部附件;所述插座包括方盘壳体、插针、密封圈、界面封严体、针前绝缘体、第二固定卡爪、针后绝缘体、第二封线体、第二固线板、第二尾部附件。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可实现快速连接分离,具有优良的耐环境能力和机械性能,使用维护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适用于各种大电流设备间的电气连接,性能优良,可在航空、船舶、兵器、民用等各领域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电流电连接器,种类有限,且因受到结构和体积的限制,耐环境性能普遍较低,防尘防淋雨性能不足,使用维护操作不便。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各种大电流用电设备间均需要专门的大电流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连接,同时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防尘防淋雨性能、耐海洋环境性能等。现有的大电流电连接器已不能满足上述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可实现快速连接分离,具有优良的耐环境能力和机械性能,使用维护简单快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相对接的插头与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孔前绝缘体、插孔、屏蔽环、连接螺帽组件、并圈卡簧、第一固定卡爪、孔后绝缘体、第一封线体、第一固线板和第一尾部附件;在所述插头壳体内部安装有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插孔沿轴向安装在所述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的孔腔内,在孔后绝缘体末端粘接有第一封线体,插孔末端的压线处置于第一封线体的孔腔中,在第一封线体的末端安装有第一固线板,插头壳体尾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尾部附件,挤紧第一固线板,孔前绝缘体、孔后绝缘体和第一封线体通过粘胶剂粘接成一个组件,并通过第一固定卡爪固定在插头壳体中;
所述插座包括方盘壳体、插针、密封圈、界面封严体、针前绝缘体、第二固定卡爪、针后绝缘体、第二封线体、第二固线板、第二尾部附件;在所述方盘壳体内部安装有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在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的孔腔中沿轴向安装有插针,在针前绝缘体前端粘接有界面封严体,在针后绝缘体末端粘接有第二封线体,插针末端的压线处置于第二封线体的孔腔中,在第二封线体的末端安装有第二固线板,方盘壳体尾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尾部附件挤紧第二固线板,界面封严体、针前绝缘体、针后绝缘体和第二封线体通过粘胶剂粘接成一个组件,并通过第二固定卡爪固定在方盘壳体中,方盘壳体前端凹槽中装有密封圈;
所述插头中插头壳体与连接螺帽组件通过并圈卡簧连接固定;
所述插头的屏蔽环安装于插头壳体外侧的凹槽中,与插座对接后可实现电连接器外壳的电连续性,使电连接器整体具备电磁屏蔽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界面封严体、第一封线体和第二封线体均为硅橡胶制成,可实现对电连接器的密封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线板和第二固线板为聚四氟乙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型大电流电连接器,插头插座对接后,可通过密封圈实现对接端的密封,第一封线体和第二封线体为硅橡胶制成,可实现对导线的密封,因此产品整体具备防尘防淋雨功能。同时,尾端的第一封线体和第二封线体代替了传统的密封套管,减少了零组件数量,提高标准化率,提高了操作性和维护性。第一固线板和第二固线板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可实现对导线的固定,消除因大电流电连接器较粗的导线被尾部附件夹紧后,导线与插针或插孔连接处产生的应力,保证插针或插孔在孔腔中的正确位置,提高了产品整体的耐振动、冲击等机械环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8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合可循环用水的洗轮机
- 下一篇:一种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