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针软套管留置固定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9742.1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菲;乔寒子;王谦;孙健;张继福;陈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许春兰;罗泳诗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针软 套管 留置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针软套管留置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固定贴本体的粘贴面设有粘胶区、无胶区和棉垫区;棉垫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的中部,用于针孔按压止血及针孔创面保护;无胶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中部且与棉垫区相连接,用于给软套管的管座预留移动空间;粘胶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除棉垫区和无胶区外的区域,用于使固定贴本体粘贴固定在人体。设置棉垫区利于拔出留管后的针孔按压止血及创面保护,设置无胶区,给管座的微小移动预留出空间,避免胶布与管座粘贴过紧导致针孔疼痛,利于留管后患者的躯体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针软套管留置固定贴。
背景技术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现代针灸方法。其使用一次性的浮针针具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活动、并配合再灌注活动,能迅速改善组织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留管是浮针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指扫散完毕,抽出针芯,使用胶布将浮针软套管固定于皮下的过程,浮针疗法有很好的即时疗效,但若随即起管,病痛复发的可能性较大,留管则可以维持即时疗效,巩固浮针的治疗效果,因此留管的质量在浮针治疗中非常关键。为保证留管质量,对固定留管的胶布选用要求是:用纸质胶布或者胶质胶布为佳,不要用胶布条,要选用大小足以覆盖整个管座的整块胶布。
然而在浮针疗法临床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合适大小的胶布直接可用于留管固定,不得不用短小的输液贴或者胶布条代替,影响留管质量;且留管需要无菌操作,直接使用自行剪裁的普通胶布固定会对留管质量造成。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浮针软套管留置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固定贴本体的粘贴面设有粘胶区、无胶区和棉垫区;棉垫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的中部,用于针孔按压止血及针孔创面保护;无胶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中部且与棉垫区相连接,用于给软套管的管座预留移动空间;粘胶区设置在固定贴本体除棉垫区和无胶区外的区域,用于使固定贴本体粘贴固定在人体。设置棉垫区利于拔出留管后的针孔按压止血及创面保护,设置无胶区,给管座的微小移动预留出空间,避免胶布与管座粘贴过紧导致针孔疼痛,利于留管后患者的躯体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离型纸,离型纸可剥离地覆盖住固定贴本体的粘贴面,用于使固定贴本体的粘贴面不受污染。剥离离型纸后使用固定贴本体,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贴本体的粘贴面一端设有撕贴区,用于快速分离固定贴本体及离型纸。设置便于分离固定贴本体及离型纸的撕贴区,使用时省时省力,便捷高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贴本体形状为长方形,其长度为8cm,宽度为4cm。固定贴本体设置长度为8cm,宽度为4cm的规格可以充分固定管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棉垫区为长方形区域,其长度为2.5cm,宽度为1.5cm,厚度1-2mm,其长度方向沿固定贴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棉垫区设置长度为2.5cm,宽度为1.5cm,厚度1-2mm的规格可保证调整软套管时也可全面覆盖针孔,保障针孔按压止血及创面保护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胶区为长方形区域,其长度为3cm,宽度为1cm,其长度方向沿固定贴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无胶区设置长度为3cm,宽度为1cm的规格,给管座预留移动空间,避免脚部固定太紧引起针孔疼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粘胶区为长方形区域,其长度为7.5cm,宽度为4cm,其长度方向沿固定贴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粘胶区设置长度为7.5cm,宽度为4cm的规格,大面积粘贴住人体,固定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撕贴区为长方形区域,设置在固定贴本体沿长度方向远离棉垫区的一端,其长度为4cm,宽度为0.5cm,其长度方向沿固定贴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撕贴便捷,取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贴本体材料为医用低过敏无纺布。防止长时间留管引起的皮肤过敏等不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粘胶区设置医用热熔胶压敏胶层。防止长时间留管引起的皮肤过敏等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9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生产用料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血清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