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0480.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路通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天路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 车灰箱 焊接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车生产用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骨架总成,其包括纵横交叉设置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定位支座,横梁上设置有限位块;定模总成,其竖直设置于横梁的两端,所述定模总成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预紧总成,所述预紧总成可调节自身与定模总成之间的距离;导轨总成,其设置于定模总成之间的横梁上;传动总成,其设置于定模总成之间的横梁上、且与导轨总成平行布置;动模总成,其包括两个可相互靠近/远离的动模总成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模和动模成型板的可更换设计,该工装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灰箱的加工,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灰箱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车生产用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
背景技术
灰箱是吸尘车用于盛装灰尘等垃圾的箱体,作为吸尘车最主要的钣金焊接件之一,其加工质量的好坏、加工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吸尘车整车的质量和生产周期。然而吸尘车的钣金框架均为大件,焊接非常麻烦,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便于吸尘车灰箱焊接的工装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包括:
骨架总成,其包括纵横交叉设置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定位支座,横梁上设置有限位块;
定模总成,其竖直设置于横梁的两端,所述定模总成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预紧总成,所述预紧总成可调节自身与定模总成之间的距离;
导轨总成,其设置于定模总成之间的横梁上;
传动总成,其设置于定模总成之间的横梁上、且与导轨总成平行布置;
动模总成,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总成两端的两个动模总成单元,所述两个动模总成单元在传动总成的传动作用下能够沿所述导轨总成相互靠近/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总成包括一光杆,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一旋转丝杆,且所述旋转丝杆以其中点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
进一步地,动模总成单元包括立柱和动模板,所述立柱设置于动模板的底部侧壁,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导套和螺纹套,所述导套套装于所述光杆上,所述螺纹套套装于所述旋转丝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总成包括底座、活动板和抵紧钉,所述活动板呈“Π”状,活动板的一端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抵紧钉可调节的设置于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且垂直朝向底座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总成包括立杆和定模板,所述立杆设置于定模板的底部侧壁,所述立杆与骨架总成之间设置有斜筋板。
进一步地,定模板设置有1°~1.5°的拔模斜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依靠骨架总成与定模总成限制灰箱的外形轮廓,依靠传动总成使动模总成沿导轨总成移动,同时利用预紧总成使侧瓦楞板精确定位后调入前框、中框和后框,再点焊固定各件,使灰箱在工装内成型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灰箱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吸尘车灰箱焊接用工装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路通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天路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路通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天路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0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器
- 下一篇:测试装置及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