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0717.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辉;张常华;赵定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延时 双全 消除 回声 噪音 网络 话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包括用于获取外界音频的放大模块、用于调制音频音效的音频编解模块、用于消除音频回声的回声消除处理模块、外接扬声器的数字功放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通信端I2C均与回声消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声消除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通信端I2S均与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出端与数字功放模块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回声消除处理模块消除音频中的回声,再由音频编解模块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解码和音效调制,提音频音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回声噪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
背景技术
IP网络话筒是新一代IP网络语音对讲产品,它采用VOIP技术,将模拟音频信号进行数字编码,基于TCP/IP通信协议网络传输,实现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语音广播和对讲通话。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IP网络对讲话筒,普遍存在音频编解码传输不够完善的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全双工双向对讲时存在回声或强抑制回声后导致音频音质有损,影响用户体验,无法满足一些高音质的广播音频应用场景。尤其是在各种呼叫中心、会议室和游乐园等场合,环境噪音的影响严重干扰音频的正常广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其能解决话筒对讲时存在回声或强抑制回声后导致音频音质有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包括用于获取外界音频信号的放大模块、用于调制音频信号的音效的音频编解模块、用于消除音频信号的回声的回声消除处理模块、外接扬声器的数字功放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通信端I2C均与回声消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声消除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通信端I2S均与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出端与数字功放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大模块包括外接音频的接口J2、保护电路、高频滤波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接口J2通过保护电路与高频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均与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回声消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声消除处理模块包括音频输入电路、采样比较电路、回声处理输出电路和DSP音频处理芯片,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DSP音频处理芯片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外接有声音信号采集装置,所述DSP音频处理芯片的采集输入端与采样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回声处理输出电路电路与DSP音频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通信端I2C与DSP音频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字功放模块包括增益调整电路、触发器U7、驱动电路和LC滤波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与触发器U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编解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增益调整电路与触发器U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7的输出端通过LC滤波电路与扬声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包括模数混合电路和用于连接外界网络的网络端口,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端通过模数混合电路与网络端口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放大模块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再将音频信号发送至回声消除处理模块中,由回声消除处理模块消除音频中的回声,再传输至音频编解模块中,通过音频编解模块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解码和音效调制,以达到消除音频中的回声,提高音频音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基于低延时双全工消除回声噪音的网络话筒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0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