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1222.4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张留平;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新型 压迫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包括棉棒本体、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中部为弹力绷带,两端为无纺布带,其中一端无纺布带上平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其下平面固定棉棒本体,所述棉棒本体下方设有苯扎氯胺层,另一端无纺布带下平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拔针压迫止血一步到位,减少穿刺点渗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
背景技术
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建立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通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内瘘穿刺针型号一般为16G,针头比较粗大,穿刺后使用创可贴覆盖针眼,拔针时不能准确确定针眼位置,压迫位置易出现偏差而出血,而且长期使用创可贴容易引起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起水泡、痒等过敏现象,如果采用传统的棉棒,其表面光滑,没有受力点,压迫面的着力点比较弥散容易引起渗血,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压迫止血装置来减少穿刺点渗血,又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拔针压迫止血一步到位,减少穿刺点渗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包括棉棒本体、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中部为弹力绷带,两端为无纺布带,其中一端无纺布带上平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其下平面固定棉棒本体,所述棉棒本体下方设有苯扎氯胺层,另一端无纺布带下平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带长度为25±5cm,弹力绷带长度为15±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苯扎氯胺层厚度为0.2-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苯扎氯胺层面积为棉棒本体表面积的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带宽度为2-3cm,固定带宽度≥棉棒本体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魔术贴的毛面长度>魔术贴的勾面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拔针压迫止血一步到位,减少穿刺点渗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棉棒本体,2、固定带,3、弹力绷带,4、一端无纺布带,5、魔术贴的勾面,6、另一端无纺布带,7、魔术贴的毛面,8、苯扎氯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瘘穿刺点新型压迫止血棉棒,包括棉棒本体1、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中部为弹力绷带3,两端为无纺布带,其中一端无纺布带4上平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5,其下平面固定棉棒本体1,所述棉棒本体1下方设有苯扎氯胺层8,另一端无纺布带6下平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未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1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水线配套的多角度斜摆轮机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氯凝胶存储及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