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连接软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1565.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明超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17;H01B7/18;H01B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11 | 代理人: | 陈芃綦;姜钰芸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绝缘 护套 平行 连接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连接软电线,包括两根铜质线芯、内胶层和外胶层,各根铜质线芯包裹有内胶层,外胶层把两根铜质线芯包裹为一体,所述外胶层外部包裹设置防紫外线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胶层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避免了电线的外胶层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下而开裂,从而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线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内胶层、屏蔽层和定型层,有效杜绝了短路和电磁干扰的问题,使电线能够在高场强下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够承受冲击电压,可以防止电线变形,有效提升了电线的使用强度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连接软电线。
背景技术
绝缘电缆线用于电力传输用,绝缘电缆线自身材质优良,增加了防漏电性能。而现有的绝缘电缆线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是强度方面存在着不足,机械损伤、施工不当、绝缘受潮、过电压、绝缘老化,其中施工不当属于外部操作原因造成电缆损坏;其次是多股绝缘电缆线水平架设时,存在着交叉造成短路的问题。
因此,研制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防短路功能的新型电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连接软电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两根铜质线芯、内胶层和外胶层,各根铜质线芯包裹有内胶层,外胶层把两根铜质线芯包裹为一体,各根铜质线芯的内胶层外部分别包裹有屏蔽层,在屏蔽层外部包裹有把两根铜质线芯固定于一体的定型层,在所述定型层外部包裹设置增强层,所述增强层外部包裹设置外胶层,所述外胶层外部包裹设置防紫外线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胶层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避免了电线的外胶层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下而开裂,从而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线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内胶层、屏蔽层和定型层,有效杜绝了短路和电磁干扰的问题,使电线能够在高磁场下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够承受冲击电压,可以防止电线变形,有效提升了电线的使用强度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铜质线芯,2~内胶层,3~屏蔽层,4~定型层,5~抗拉伸线绳,6~增强层,7~缠绕胶层,8~缠绕层,9~外胶层,10~防紫外线层,11~耐磨层,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连接软电线,包括两根铜质线芯1、内胶层2和外胶层9,各根铜质线芯1包裹有内胶层2,外胶层9把两根铜质线芯1包裹为一体,各根所述铜质线芯1的内胶层2外部分别包裹有屏蔽层3,在屏蔽层3外部包裹有把两根铜质线芯1固定于一体的定型层4,在所述定型层4外部包裹设置增强层6,所述增强层6外部包裹设置外胶层9,所述外胶层9外部包裹设置防紫外线层10。
所述的增强层6包括至少两个缠绕胶层7,和设置于两缠绕胶层7中的缠绕层8,所述缠绕层8呈螺旋状结构,增强该电线的结构强度,提高该电线的脉冲抗压性能和质量。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10的壁厚范围为0.1~0.3mm。
所述的缠绕层8采用的材料为钢丝,所述钢丝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缠绕层8的螺旋线角度为15~45度,通过对缠绕层8的螺旋线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得缠绕层8的钢丝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电线的质量和寿命。
所述的内胶层2的材质为硅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明超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明超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1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