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3823.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论强;高芳;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荣创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2G3/40;D02G3/4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文水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纺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纺纱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包括天然纤维线束,天然纤维线束的外侧粘接有一圈弹性纤维单丝,弹性纤维单丝的外侧呈螺旋状缠绕有阻燃纤维束,阻燃纤维束的外侧粘接有外防磨层。该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通过在天然纤维线束的外侧粘接弹性纤维单丝,提高天然纤维线束在应对拉力时能够具备更好的弹性,降低变形的概率,通过缠绕阻燃纤维束,提高整体抗高温性能的同时,提升其强度,在最外层设置外防磨层,提高使用寿命,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纱线断裂问题,同时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提高纱线的弹性和保温性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保证纱线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纺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棉、麻、竹子、树、灌木、)为原料,不改变它的化学结构,仅仅改变天然纤维素的物理结构,从而制造出来性能更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结构组成与棉相似,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所谓的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其吸湿性和透气性,多用于织造内衣和外衣,由于其染色性能好,在色纺纱中应用广泛,色纺纱的应用使得人们穿着的衣物色彩更多,方便不同的搭配,但是目前色纺纱线在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织造时,由于采用材料单一,其性能也较为单一,无法织造更多不同的产品,并且在强度上较低,耐温性差,导致使用寿命短,故而提出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具备强度高,耐磨抗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目前色纺纱线在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织造时,由于采用材料单一,其性能也较为单一,无法织造更多不同的产品,并且在强度上较低,耐温性差,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强度高,耐磨抗高温,使用寿命长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包括天然纤维线束,天然纤维线束的外侧粘接有一圈弹性纤维单丝,弹性纤维单丝的外侧呈螺旋状缠绕有阻燃纤维束,阻燃纤维束的外侧粘接有外防磨层。
优选的,阻燃纤维束包括聚酰亚胺纤维丝,聚酰亚胺纤维丝的外侧涂有阻燃涂层。
优选的,外防磨层包括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交错分布,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的外侧粘接有粘接层。
优选的,天然纤维线束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丝,弹性纤维单丝呈环形分布在天然纤维线束外侧。
优选的,阻燃涂层为有机硅氮化合物涂料,均匀涂在聚酰亚胺纤维丝的外侧。
优选的,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两两相互缠绕,且呈环形分布,粘接层为聚酯树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线,通过在天然纤维线束的外侧粘接弹性纤维单丝,提高天然纤维线束在应对拉力时能够具备更好的弹性,降低变形的概率,通过缠绕阻燃纤维束,提高整体抗高温性能的同时,提升其强度,在最外层设置外防磨层,提高使用寿命,减少因摩擦造成的纱线断裂问题,同时涤纶单丝和腈纶单丝提高纱线的弹性和保温性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保证纱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燃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防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荣创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荣创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3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提手的食品用环保包装纸容器
- 下一篇:一种抗菌纤维素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