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3906.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范杰瑜;张绍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范仕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东腾锐律师事务所 44473 | 代理人: | 莫建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二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有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组顶针板和第二组顶针板;还包括可左右滑动地卡置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上的活动扣、下端与所述第二组顶针板锁紧的且上端可钩住所述活动扣一端的锁钩、设置在所述活动扣另一端的且抵紧所述第一组顶针板的弹性件、固定设置的且用于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上升过程中促使所述活动扣往远离所述锁钩的方向运动的导向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顶出稳定,容易加工组配,简单易用,生产过程中不易损坏,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一般只有一个动力来源,而且模具的空间极其有限,驱动顶针板的驱动轴一般也只有一条。为了便于脱模,在产品成形时一般需要对产品进行二次顶出。所述二次顶出,就是在模具开模出产品时,顶针板分两次运动,从而达到便于产品从模具脱落。
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一般有顶出不稳定,加工配合困难和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顶出稳定,容易加工组配,简单易用,生产过程中不易损坏,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有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组顶针板和第二组顶针板;还包括可左右滑动地卡置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上的活动扣、下端与所述第二组顶针板锁紧的且上端可钩住所述活动扣一端的锁钩、设置在所述活动扣另一端的且抵紧所述第一组顶针板的弹性件、固定设置的且用于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上升过程中促使所述活动扣往远离所述锁钩的方向运动的导向杆。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方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活动扣上对应所述导向杆的位置设有一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向杆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的插槽,所述导向杆可插设在所述插槽中;在所述导向杆背向所述锁钩的那一侧面上设有一与所述活动扣配合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顶针板包括有相互锁在一起的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一下顶针板;所述第二组顶针板包括有相互锁在一起的第二上顶针板和第二下顶针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上顶针板和所述第一下顶针板上对应地设置有一供所述导向杆插入的让位槽;所述活动扣设置在所述第一下顶针板的一活动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钩的下端锁紧在所述第二上顶针板上。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锁钩包括有杆部和钩部;所述杆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组顶针板锁紧,所述钩部用于钩紧所述活动扣的一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组顶针板上设置有一上下贯穿的穿孔,且在所述穿孔中设有一可上下运动的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的驱动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活动扣、所述锁钩、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向杆构成一辅助顶出组件;该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设有两个所述辅助顶出组件,且两个所述辅助顶出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组顶针板和所述第二组顶针板的两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范仕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范仕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3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柴油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超薄不锈钢带罩式炉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