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6503.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铺前中远深海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5/00;F26B21/00;F26B25/06;A22C25/00 |
代理公司: |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戴巨龙;陈子瑜 |
地址: | 571322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生产 工用 沥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且位于箱体的顶内壁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中,液压装置带动支撑架上的传送带进行调整高度,方便传送带动鱼类进行传送,防止传送不同种类大小的鱼,在进料口时掉落,热风机与风扇的相互配合,风扇对鱼类表面的水进行吹落,热风机对鱼类表面进行风干,沥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千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鱼类需要加工处理干净,再进行运输。
目前现有的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在使用时,无法调整出传送带的高度,使得鱼类在沥水过程中,鱼类掉出传送带,且一般只对鱼类进行表面的水分进行吹落,且污水随意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且位于箱体的顶内壁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顶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顶内壁设置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滚筒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顶内壁且位于进料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接收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且位于集水槽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热风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带动支撑架上的传送带进行调整高度,方便传送带动鱼类进行传送,防止传送不同种类大小的鱼,在进料口时掉落。
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鱼类生产加工用沥水装置,通过热风机与风扇的相互配合,风扇对鱼类表面的水进行吹落,热风机对鱼类表面进行风干,沥水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铺前中远深海渔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铺前中远深海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6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隔音用降噪隔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鱼类加工的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