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7723.3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启明;陈甘霖;陈泽平;李宝磊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23/00;B02C18/16;B02C18/12;B02C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垃圾 进行 智能 粉碎 加热 机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包括机身,机身的上端内腔设置为安装内腔,机身的下端内腔设置为驱动内腔,机身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上盖,机身的下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底座,机身的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上盖的下端内腔中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内衬盖,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微晶板发热膜实现对粉碎桶进行加热,配合电机带动的破碎扇叶,实现对内部垃圾进行粉碎加热蒸发,达到对垃圾有效的杀菌、粉碎和干燥处理,大大提高了对垃圾的处理效果,同时利用套杆和安装端盖的配合,实现粉碎桶的便捷安装和快速拆卸,从而便捷了对粉碎桶的清理,提高了粉碎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比较缺乏将垃圾有效处理,并不是倒入管道系统的一种垃圾处理器,而是将垃圾有效的粉碎并加热杀菌,并将其变为有效的肥料或宠物的饲料,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粉碎没有加热杀菌,粉碎机桶和身不能分离,清洗难等问题。
在粉碎机桶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复杂的位置安装在,粉碎桶的清理,安装和维修都极为不便,不利于装置的长时间使用,且在加热粉碎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传递,导致内部的设备温度过高,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为此提供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以解决加热粉碎过程中粉碎桶的安装和内部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对垃圾进行智能粉碎加热的机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上端内腔设置为安装内腔,机身的下端内腔设置为驱动内腔,机身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上盖,机身的下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底座,机身的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上盖的下端内腔中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内衬盖,上盖的上端右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安装内腔中安装有粉碎桶,安装内腔的下端连通驱动内腔,所述粉碎桶的外壁套接有反射板,粉碎桶的内腔下端竖直插接安装有套杆,所述反射板的外壁贴合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微晶板发热膜,所述套杆的下端延伸至粉碎桶的下端,套杆的中间段外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粉碎桶的下端中,套杆的上端固定套接有安装端盖,套杆的下端插接有连杆,所述安装端盖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外壁螺纹安装有破碎扇叶;
所述驱动内腔的内壁设置有内衬管,驱动内腔的内腔中设置有电机和散热风机,所述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螺钉固定安装在内衬管的下端内壁,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散热风机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下端,散热风机的上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输出管,散热风机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散热风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导气管,所述滤网的下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与输出管相对应的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下端端部设置有冷风进气口,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上端连通驱动内腔。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右侧设置有铰座,机身的上端左侧设置有开盖开关,所述上盖转动安装在铰座上,且上盖的左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安装在开盖开关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衬盖的下端与粉碎桶的上端内壁之间紧密压合有密封圈,内衬盖有内衬盖的上端内壁横向设置有排气流道,所述排气流道的一端连通粉碎桶的内腔上端,排气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上端内腔设置有十字插孔,所述套杆的下端设置有与十字插孔相对应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竖直插接在十字插孔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上端连通滤网的下端内腔,第一导气管的中间段垂直贯穿左侧的底座,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中间段外壁贯穿右侧的底座,且第二导气管的下端端部设置有热风口。
优选的,所述粉碎桶的上端外壁固定焊接有限位圆环,所述机身的上端面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圆环转动安装在限位槽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启明;陈甘霖;陈泽平;李宝磊,未经杜启明;陈甘霖;陈泽平;李宝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7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取样装置和发酵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岸坡水位变动区的种植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