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8124.3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6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图精密工具(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对称 支撑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包括柄部、刃部和钻尖,所述刃部开有两个非对称设置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刃部外壁形成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刃带和第一刻背;所述第二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刃部外壁形成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刃带、第二刻背和第三刃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非对称的三个支撑刃带,支撑刃带所受的径向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支撑刃带的180°的对侧是空的刀体间隙,钻头在180°方向是可以稍许退让的,避免了高速磨擦,提高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两刃钻头采用对称性刃带设计,优点:制造简单,修磨容易,钻头刚性好。缺点:由于支撑刃带是对称性180度设计,在加工过程中两个对称的支撑刃带所受的径向力是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大小理论上相等,受力方向相反,这样受力达到平衡,也因为该受力平衡,钻头在加工过程中,才可以保持稳定地支撑,但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钻头以高速围绕刀具中心轴线旋转,钻头的两个支撑刃带在已加工的孔里起到相互支撑作用,同时由于高速旋转,支撑刃带受到很大的摩擦力,高速磨擦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两个对称的支撑刃带随着加工的进行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因为钻头加工往往是连续加工的,支撑刃带相互受力推让,但由于是对称分布,所以没有实际的退让空间,这样刃带一直处于和孔壁高速磨擦状态,产生的热量让刃带快速软化,硬度降低,造成刃带的快速磨损。当刃带快速磨损后,钻头的支撑性能就会急速下降,钻头的寿命便会缩短。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解决现有两刃钻头支撑刃带对称设置,导致刃带快速磨损,影响钻头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包括柄部、刃部和钻尖,所述刃部开有两个非对称设置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刃部外壁形成切削刃,所述螺旋槽在钻尖处形成端刃;所述钻尖处设置有两个容屑槽,所述容屑槽与钻尖形成容屑槽刃;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刃部外壁形成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刃带和第一刻背;所述第二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刃部外壁形成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刃带、第二刻背和第三刃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刃带和第二刃带之间的夹角为190°~194°,所述第一刃带与第三刃带之间的夹角为86°~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钻尖形成第一端刃,所述第二螺旋槽朝向旋转方向的壁面与钻尖形成第二端刃。
进一步地,所述容屑槽包括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所述第一容屑槽连通到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二容屑槽连通到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容屑槽与钻尖形成第一容屑槽刃,所述第二容屑槽与钻尖形成第二容屑槽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屑槽刃与第一端刃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容屑槽刃与第二端刃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将钻尖分隔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钻尖中心处通过横刃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非对称支撑刃带的两刃钻头,通过非对称设置的三个支撑刃带,在高速加工过程中,支撑刃带所受的径向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支撑刃带的180°的对侧是空的刀体间隙,因此,钻头在实际高速加工旋转时,由于受力的缘故,钻头在180°方向是可以稍许退让的,避免了高速磨擦,减少了热量的产生,刃带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有的硬度,保持耐磨性;可以在常规线速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线速度,而不会增加刃带的磨损,提高效率的同时提高刀具的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图精密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阿斯图精密工具(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8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欠温粗集料防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锥度的球头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