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轮毂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0659.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发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B24B41/02;B24B47/12;B24B47/2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吴海云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轮毂 抛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轮毂抛光设备,包括主机架,并在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抛光电机,所述主机架的内部设有副机架,且所述副机架,包括用于承载轮毂的托盘、用于驱动托盘转动的电动机、用于驱动托盘升降的升降器;所述副机架与所述主机架之间滑动连接;由于利用副机架在主机架的内部滑动,进而便于调节托盘与抛光电机之间的横向距离,通过升降器的工作又使得托盘与抛光电机之间的纵向距离可以调节;因此通过控制副机架的滑动以及通过控制升降器的升降,使得轮毂与抛光电机之间的距离,不需要人工搬运;同时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提升轮毂的抛光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轮毂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的问题,另外通过该装置还可以提高抛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自动轮毂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双头抛光机,用人体的力量搬着轮毂,对轮毂表面进行抛光作业。缺点是工人体力消耗大,抛高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轮毂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轮毂抛光设备,包括主机架,并在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抛光电机,且所述主机架的内部设有副机架,所述副机架,包括用于承载轮毂的托盘、用于驱动托盘转动的电动机、用于驱动托盘升降的升降器;所述副机架与所述主机架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架上还设有支撑台,并在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圆弧槽;所述抛光电机通过设有的螺杆固定在所述圆弧槽内,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圆弧槽后与设有的螺母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架的下方设有支撑杆,并在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轨;其中,所述副机架通过设有的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机架,还包括框架主体以及在所述框架主体内部滑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安装电动机以及与所述升降器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通过设有的套管与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内的导向杆滑动配合;其中,所述固定架的一面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机,且所述固定架的另一面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所述托盘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轮毂的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主体的下表面还设有衬板,其中,所述衬板的底部设有箱体,其中,所述升降器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主体上还设有支架,并通过所述支架将减速器固定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且所述减速器通过设有的齿轮与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的齿条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速器上还设有手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副机架在主机架的内部滑动,进而便于调节托盘与抛光电机之间的横向距离,通过升降器的工作又使得托盘与抛光电机之间的纵向距离可以调节;因此通过控制副机架的滑动以及通过控制升降器的升降,使得轮毂与抛光电机之间的距离,不需要人工搬运;同时通过电动机的转动,提升轮毂的抛光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轮毂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该装置能够固定轮毂,又能够实现轮毂的上下左右滑动以及轮毂的转动,进而使得该装置的抛光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机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发,未经张永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0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