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0726.8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赵军;张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市三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22;D06B23/20;D06B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织布 染料 上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顶壁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搅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螺旋刀片杆的转动将染料箱内部的染料向注料头部进行推动,也将染料进行搅拌处理,推动仓的底部又加装了一组加热器,加热器对推动仓内部的染料进行加热处理,避免染料在进行上色工作之前发生凝固而造成的上色失败的可能,通过在壳体内部的出布方设置冷却仓,冷却仓的内部加装了两组风扇机,对织布的上色面进行吹风冷却处理,并在冷却仓的侧壁加装另外两组风扇机,对上过色的织布的两侧进行吹风冷却处理,加快织布上的染料的凝固设置,提高上色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上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
背景技术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考古资料显示,染色技术于印度和中东已有超过五千年历史。当时的染料从动植物或矿物质而来,甚少经过处理,在纺织工序当中,需要将纺织染料进行搅拌。
传统纺织染料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上色,容易出现一定的失误而导致的染料质量低下,降低了产品质量,染料在上色之前还容易发生冷却凝固的情况,更加影响织布上色的质量,织布染料上完色后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等待染料的凝固,才能完成上色,影响织布上色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织布染料上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顶壁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搅动电机,所述壳体内部顶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推动仓,所述推动仓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推动仓底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注料头,所述注料头右侧转动连接有滚压轮,所述推动仓左壁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旋刀片杆,所述搅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螺旋刀片杆左端,所述壳体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染料箱,所述染料箱内部底壁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螺旋刀片杆右端固定连接轴承座,所述染料箱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螺旋刀片杆,所述壳体内部底壁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底壁均匀横向固定连接有多组导辊支架,多组所述导辊支架顶部均转动连接一组输送导辊,多组所述输送导辊内侧端均固定连接同一组主带轮组,左侧所述输送导辊内侧端固定连接驱动带轮组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驱动带轮组的另一端,所述壳体内部右方设置有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内部左右两壁中心均固定连接一组风扇机,所述冷却仓内部外侧壁中心均匀固定连接有另外两组风扇机,所述壳体左壁中心设置有入料工作窗,所述壳体右壁中心设置有出料工作窗,所述壳体内部底壁中左部固定连接有上色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旋刀片杆左部横向贯穿推动仓左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动仓横向贯穿染料箱左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入料工作窗横向贯穿壳体左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工作窗横向贯穿壳体右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风扇机均横向贯穿壳体外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料头上部纵向贯穿推动仓底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市三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枣阳市三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0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型高寿命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网络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