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2787.8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黄斌;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优特美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B08B1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韩丹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燃烧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燃烧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箱体、连接于所述箱体下单的若干支撑脚、连接于所述箱体一侧的输送机构、连通于所述箱体的除尘机构;所述箱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连接有密封手套;所述箱体位于所述两个通孔的上方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箱体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输送口,所述输送口转动连接有输送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连通于所述箱体上方的除尘出口、连接于所述除尘出口的除尘管及设于所述箱体后方并与所述除尘管连接的除尘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除尘、保障使用者健康安全的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燃烧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燃烧试验机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上使用比较普遍的工业设备,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塑料试样在持续燃烧时会产生气体及灰尘,而目前测试设备对产生的灰尘无法有效及时的进行清理,长时间堆积后灰尘既容易飘散,对使用者的健康收到伤害,同时还影响测定精度,又给操作人员事后清理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除尘、保障使用者健康安全的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箱体、连接于所述箱体下单的若干支撑脚、连接于所述箱体一侧的输送机构、连通于所述箱体的除尘机构;所述箱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连接有密封手套;所述箱体位于所述两个通孔的上方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箱体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输送口,所述输送口转动连接有输送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连通于所述箱体上方的除尘出口、连接于所述除尘出口的除尘管及设于所述箱体后方并与所述除尘管连接的除尘风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废料收集机构,所述箱体与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下料孔,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连通于所述下料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锥形桶、连通于所述锥形桶的收集箱。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收集箱设有双开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输送辊轮及安装于所述若干输送辊轮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架为三角形安装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可视窗口包括框架、设于所述框架的钢化玻璃窗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门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输送门的一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除尘风机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箱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通过设置除尘机构连接外部收集箱,在箱体内部进行燃烧试验时,可及时将试样燃烧后产生的灰尘收集,防止灰尘飘散带来的既影响实验结果,又不方便清理的问题;第二方面,当使用者通过密封手套在箱体内部进行燃烧试验时,避免有害气体吸入,并在除尘机构的作用下,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并收集处理,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用燃烧试验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优特美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优特美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2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