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肠造口塞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3041.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丽;陈劼;付翠霞;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8 | 分类号: | A61F5/448;A61F5/44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地址: | 2011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肠造口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肠造口塞,包括塞座和塞柱,所述塞座的上端表面的中部向上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凸环,所述塞座的下端表面的中部向下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塞柱,所述凸环、塞座和塞柱的中部由上至下构成圆柱形穿孔;本实用新型塞座上凸环的结构设计使得粪便、肠液能够顺利的排出进入与之配合使用的造口袋,不会漏到患儿的皮肤,防止了由于肠液及粪便造成的患儿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塞柱的结构设计对患儿肠造口起着支撑作用,利于气体及粪便排出;有效解决肠造口凹陷引发的皮炎,有效的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同时能缓解造口狭窄导致排气排便不畅引起的腹胀,该肠造口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一种用于预防肠造口术后尤其是造口凹陷的周围皮肤皮炎的一种新型肠造口塞。
背景技术
肠造口手术理想造口平面一般高于体表平面1.0cm,有利于收集粪便,造口位置宜位于腹直肌上,避开疤痕、皱褶、骨隆突或腰带等部位,但部分儿童因疾病等因素通常造口位于伤口旁且会因种种原因影响造口的高度,术后易出现造口低平或凹陷,存在感染时还易发生造口旁伤口裂开或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现象,导致造口排泄物易外漏,造成频繁更换造口袋且粪水刺激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糜烂导致潮湿相关性皮炎等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经国内外统计发现术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高达10-30%。婴幼儿造口狭窄,易导致造口排气排便不畅,对患儿康复亦造成不利影响,经造口扩张可缓解,但大大增加了居家护理难度,给患儿造成痛苦,并严重影响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造口低平或凹陷造成肠造口皮肤易患潮湿相关性皮炎,有效的保护肠造口周围皮肤,且能对造口起着支撑作用,使得造口排气、排便顺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一种新型肠造口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肠造口塞,包括塞座和塞柱,所述塞座的上端表面的中部向上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凸环,所述塞座的下端表面的中部向下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塞柱,所述凸环、塞座和塞柱的中部由上至下构成圆柱形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塞柱的外侧轴向呈波浪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高度为1-3mm,所述塞座的厚度为1-3mm,所述塞柱的高度为15mm-25mm。
作为优选,所述塞柱径向呈圆形,所述塞柱外径为7mm-12mm,所述穿孔内径为6mm-9mm。
作为优选,所述塞座、塞柱和凸环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材质为中硬度硅胶;既有一定的柔软度,又有一定的硬度,在使用时对造口口不会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塞座上凸环的结构设计使得粪便、肠液能够顺利的排出并进入与之配合使用的造口袋,不会漏到造口袋底盘下刺激患儿皮肤,有效解决造口低平或凹陷造成肠造口皮肤易患潮湿相关性皮炎;塞柱的结构设计对患儿肠造口起支撑作用,利于气体及肠液、粪便排出,塞柱的外侧轴向呈波浪形设计增强了塞柱与肠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减少造口塞从造口肠管中滑出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3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涵洞组装支架
- 下一篇:组合式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