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充电防盗扣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3497.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璞;于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仁璞;于选江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63/00;E05B47/00;E05C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744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充电 防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充电防盗扣,包括锁头装置和锁柄装置,所述锁柄装置安装在门框上,锁头装置与智能锁安装在门体上,所述锁柄装置包括第一导电电极组件、锁柄和安装座,锁柄和第一导电电极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锁头装置包括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锁头和锁头底座,锁头设置在锁头底座上,第一导电电极组件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导电电极组件连接智能锁的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组件与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配合时,外部电源与智能锁接通充电,锁柄与锁头锁定时门无法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头装置和锁柄装置精巧设计,第一导电电极组件与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配合时,外部电源与智能锁接通充电,锁柄与锁头锁定时门无法打开,实现防盗与充电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充电防盗扣。
背景技术
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其区别于机械锁不依赖于钥匙,而开锁的凭信多样:可以为密码、指纹、射频识别卡、蓝牙、语音、虹膜、人脸识别等。为了实现用户识别智能锁中必然包含了复杂的电子系统,需要为智能锁供电才能维持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现有智能锁充电方式为电池独立供电或通过增加新的充电接口供电,使用独立电池供电的智能锁,由于电池寿命有限,电池电量衰减后未及时更换会导致智能锁无法打开;增加新的充电接口存在线路裸露,容易损坏,可靠性差等缺陷。许多场所在应用智能锁的同时还需要在室内安装防盗扣以提高安全性,防止从室外打开门,而现有门后防盗扣,只有防盗作用,无法起到给智能锁充电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为智能锁进行充电同时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锁充电防盗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锁充电防盗扣,包括锁头装置和锁柄装置,锁柄装置安装在门框上,锁头装置与智能锁安装在门体上,所述锁柄装置包括第一导电电极组件、锁柄和安装座,锁柄和第一导电电极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锁头装置包括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锁头和锁头底座,锁头设置在锁头底座上,第一导电电极组件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导电电极组件连接智能锁的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组件与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配合时,外部电源与智能锁接通充电,锁柄与锁头锁定时门无法打开。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锁柄支架,U型锁柄的开口端两臂通过转轴定位销与所述锁柄支架连接。更优地,在转轴定位销下方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槽,置于弹簧安装槽内的弹簧上端设有限位球,限位球上端与锁柄相抵触。所述U型锁柄两臂端部设有限位槽,转轴定位销上套设有卡簧,卡簧与限位槽吻合。所述限位球形状为球形或半球柱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导电电极组件包括绝缘支架和两个导电弹片,绝缘支架固定于安装座上并位于U型锁柄的两臂之间,两个导电弹片分别安装在U型绝缘支架两臂上,U型绝缘支架两臂之间形成锁头容纳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锁头与锁头底座为导电材料制成,锁头底座上设置有接线孔,锁头一侧设有导电顶针,导电顶针外设有顶针绝缘套,导电顶针和接线孔分别连接智能锁正负电极,导电顶针、锁头以及锁头底座共同构成第二导电电极组件。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锁头与锁头底座为非导电材料制成或导电材料外被覆非导电材料制成,非导电锁头上设有两个导电顶针,两个导电顶针之间不导通,分别经导线与智能锁的正负电极相连接;两个导电顶针构成第二导电电极组件。
所述锁头底座包括固定部和锁头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锁头连接,所述连接部设有走线槽,连接导电顶针和智能锁的导线从走线槽通过。
所述锁头形状为圆球形、方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头装置和锁柄装置精巧设计,锁柄装置中第一导电电极组件连接外部电源,锁头装置中第二导电电极组件连接智能锁的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组件与第二导电电极组件配合时,外部电源与智能锁接通充电,锁柄与锁头锁定时门无法打开,实现防盗与充电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仁璞;于选江,未经赵仁璞;于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3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岸岛系统
- 下一篇: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