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贴膏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7589.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6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芬;胡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芬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膏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贴膏药,包括膏药本体,所述膏药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热包,所述膏药本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片,所述膏药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贴,所述膏药本体包括药物层、膏药胶、防尘膜、隔离膜、第一连接层、无纺布层、保护膜。该便贴膏药,能够在粘贴膏药本体时对粘贴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准确的将膏药本体粘贴在指定位置,粘贴较为方便,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通过设有发热包,能够对膏药本体进行加热,便于提高膏药本体自身的温度,避免膏药本体贴上后给患者带来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贴膏药。
背景技术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
目前现有的膏药贴在往皮肤上粘贴时,由于背部不便于观察,粘贴较为不便,从而导致无法将膏药贴在正确的位置上,从而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且在寒冷的冬季贴膏药时,由于膏药本身温度较低,因此贴在皮肤上时较为冰凉,易给患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贴膏药,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便贴膏药,粘贴较为不便和冰凉的膏药易给患者带来不适的缺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贴膏药,包括膏药本体,所述膏药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发热包,所述膏药本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片,所述膏药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贴;
所述膏药本体包括药物层、膏药胶、防尘膜、隔离膜、第一连接层、无纺布层、保护膜,所述膏药胶位于药物层的底部设置,所述防尘膜位于膏药胶的底部设置,所述隔离膜位于膏药胶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层位于隔离膜的顶部设置,所述无纺布层位于第一连接层的顶部设置,所述保护膜位于无纺布层的顶部设置,所述发热包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包通过第二连接层与膏药本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层为不干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层,所述固定片为纯棉布面料,所述第三连接层为不干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片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层,所述定位片为无纺布面料,所述第四连接层为不干胶。
进一步的,所述膏药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气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膜为离型纸,所述隔离膜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连接层为热熔胶。
工作原理,该便贴膏药,粘贴时,先揉搓发热包使其发热,当热量导入膏药本体后,将左侧的定位片贴在皮肤上,然后不断调整膏药本体的位置,当确定位置后将右侧的定位片贴在皮肤上,此时膏药本体被准确的贴在指定位置,贴完后分别将发热包、固定片揭掉,避免影响患者的行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贴膏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贴膏药,通过固定片、连接带、定位片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粘贴膏药本体时对粘贴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准确的将膏药本体粘贴在指定位置,粘贴较为方便,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芬,未经张桂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7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箔餐盒容器边料回收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置置物架的售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