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的分容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5646.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曹政;桑宏宇;郑雷;徐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073;G01R31/378;G01R31/387;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多种 型号 聚合物 锂电池 运动 机构 | ||
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的分容运动机构,包括:机构底板,具有安装基准面,用于支撑和安装分容运动机构的部件;探针位置调整与夹紧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左右两边,用于对聚合物软包锂电池极耳进行夹紧;电池托盘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安装基准面上,且位于极耳位置调整装置的里侧,用于承载软包锂电池托盘;电池托盘,位于电池托盘支撑装置正上方,用于承载软包锂电池;以及电气元件安装块,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安装基准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以及适用性广等特点,一方面能适应不同极耳分布方式的软包锂电池,另一方便还适应不同极耳尺寸的软包锂电池,具有极大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的分容运动机构,属于软包锂电池分容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其所用的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隔膜,与传统的钢壳、铝壳锂电池之间的区别不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软包装材料(铝塑复合膜),软包锂电池只是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软包锂电池的测试工艺中,分容测试是对已激活的电池进行几个满负荷的充放电循环过程,测试锂电池的内阻、充放电容量,一是用来淘汰质量有问题的(如容量过低、自放电过大、内阻过大)电池,二是对电池按容量与内组进行分组,以挑选性能相接近的电池来组成电池组。软包锂电池的极耳分布有两种方式,即双侧极耳分布和单侧极耳分布。因此,在软包锂电池分容测试中,不同极耳分布方式的软包锂电池所对应分容运动结构不一样。此外,同种极耳分布方式的软包锂电池也存在尺寸不一样,也就是极耳大小不一样,因此对应分容结构也有所差别。
为了适应不同极耳分布方式及不同极耳尺寸,需要对软包锂电池分容运动机构进行换型,而软包锂电池的分容测试耗时长、工作量大,在换型的过程中,工作效率低,极大地增加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软包锂电池分容运动机构,这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以及维修方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既能适应不同极耳分布方式的软包锂电池,还适应不同极耳尺寸的软包锂电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聚合物软包锂电池的分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构底板,具有安装基准面,用于支撑和安装分容运动机构的部件;
两套探针位置调整与夹紧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左右两边,每套探针位置调整与夹紧装置包括位置调整部和极耳夹紧部,位置调整部用于调整极耳夹紧部的位置;极耳夹紧部设置于位置调整部的活动端,并保持两套极耳夹紧部的探针正对,用于对聚合物软包锂电池极耳进行夹紧;
电池托盘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安装基准面上,且位于极耳位置调整装置的里侧,用于承载软包锂电池托盘;
电池托盘,位于电池托盘支撑装置正上方,用于承载软包锂电池;
以及电气元件安装块,设置于机构底板的安装基准面上,用于安装电子元件、气管与导线束组件,通过导线束组件与外界充放电工作电源电连接,通过气管与极耳夹紧部管路连通,完成对软包锂电池的分容测试。
所述机构底板为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整个水平面呈方形;所述机构底板上布设多个腰圆孔,用于减轻分容运动机构的重量。
两套探针位置调整与夹紧装置对称分布在机构底板的中心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套电池托盘支撑装置外侧的安装基准面上;
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和至少一套垂直升降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对称安装于机构底板的安装基准平面的左右两侧,保持水平移动机构的移动端相向或反向运动;垂直升降部依次从上到下叠装在一起,垂直升降部的升降端沿垂直于安装基准平面的方向升降,使得垂直升降部与移动端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5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染防治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