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6393.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重杰;李鹏艳;杨兴明;朱琦章;高兵帅;刘龙飞;吴欣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内线 束装 辅助 工装 | ||
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包括固定扣、钢丝绳和导向球。所述橡胶垫的上端与上固定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扣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后端与导向球固定连接。装配人员将将待安装线束的线束连接器穿过固定扣后与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挂接在一起,将导向球从侧围腔体进口推进,从侧围腔体出口拉出,连带将线束穿过侧围腔体。本设计不仅操作简便,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可有效提高车身侧围钣金内部的线束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具体适用于汽车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而在车内铺设空间特定的前提下,汽车线束的安装固定就需要进行充分地考虑和规划。目前,常规的车身侧围钣金内部的线束装配,是装配线员工从侧围腔体进口将线束一端塞入,再慢慢推进,在空腔出线口看到线头后,再将线头拉出。虽然现有方法不需要辅助工具,安装方法简单,可以适应不同车型的线束装配。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此方法安装过程缓慢,工作效率低。
2、由于线束本体偏软,导致线束在车身侧围钣金内前进无规律,极易导致线束在空腔内部的卡滞,影响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身侧围线束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所述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包括:固定扣、钢丝绳和导向球,固定扣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后端与导向球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球与钢丝绳前端铆压为一体,所述钢丝绳后端与固定扣铆压为一体。
所述钢丝绳为弹性钢丝材料制造,所述钢丝绳的长度为800mm-2000mm。
所述钢丝绳的长度为1500mm。
所述固定扣为长方形金属扣,固定扣的设置有空心金属管,所述空心金属管套设于钢丝绳的端部,所述固定扣通过空心金属管与钢丝绳铆压为一体。
所述固定扣上设置有矩形导孔,矩形导孔长边与固定扣长边平行设置。
所述矩形导孔为线束固定槽,所述矩形导孔长度大于待安装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宽度,矩形导孔宽度大于待安装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厚度,同时矩形导孔宽度小于待安装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宽度。
所述导向球为球形金属结构,导向球一侧固定有空心短管,所述空心短管套设于钢丝绳的端部,所述导向球通过空心短管与钢丝绳铆压为一体。
所述固定扣和导向球均为铸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中钢丝绳强度高、弹性好,在穿过车身侧围钣金内部时不易变形、不易断裂。因此,本设计在线束装配时成功率高,可以有效提高线束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中的扁头固定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与待安装线束挂接及脱离。因此,本设计操作简便、使用方便,便于车辆装配人员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钣金内线束装配辅助工装中的导向球为圆头设计,能快速引导到出口处。因此,本设计可以降低在车身侧围钣金内卡滞的概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线束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向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6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的助剂添加的调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