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头组件、锅盖以及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480.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廖文;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7 | 分类号: | A47J45/07;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王兆赓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头 组件 锅盖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头组件、锅盖以及锅具。所述盖头组件包括下盖头和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下盖头的上盖头,所述下盖头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上盖头包括支架和连接到所述支架上的一对卡脚,一对所述卡脚能够相对于所述下盖头张开或收回,从而与所述卡接部分开或卡合。通过一对卡脚与下盖头结合,使得上盖头能够与下盖头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包含该盖头组件的锅盖和锅具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上盖头能给拆卸下来放入锅体总,从而减小锅具的包装尺寸和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头组件、具有该盖头组件的锅盖以及具有该锅盖的锅具。
背景技术
常用的锅具,尤其是炒锅,通常包括分体式锅体和锅盖。在使用锅具烹炒食材时,锅盖通常需要放置在灶台上,为了避免锅盖占用太多的空间并且能够方便取用,现有方案中将锅盖设计为可立盖,在锅盖本体上装有带支脚的盖头。然而,现有的可立盖的盖头不可拆卸,并且整体尺寸偏大,在包装时无法将锅盖倒扣在锅口进行包装,导致产品的包装尺寸相对于普通锅盖的产品大很多,并且包装方式更为复杂,包装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盖头组件,包括该盖头组件的锅盖以及包括该锅盖的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立盖的包装尺寸较大,导致包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盖头,包括上盖头和下盖头,上盖头可拆卸地连接到下盖头,下盖头上设置有卡接部,上盖头包括支架和连接到支架上的一对卡脚,一对卡脚能够相对于下盖头张开或收回,从而与卡接部分开或卡合。
通过一对卡脚与下盖头结合,使得上盖头能够与下盖头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包含该盖头组件的锅盖和锅具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上盖头能给拆卸下来放入锅体总,从而减小锅具的包装尺寸和运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上盖头还包括卡脚操作组件,卡脚通过连杆组件铰接地连接到卡脚操作组件,在卡脚操作组件受到外力挤压时,一对卡脚张开而与下盖头分开,在外力撤销时,一对卡脚收回而与下盖头结合。用户仅需要按压卡脚操作组件即可将上盖头与下盖头分开,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且操作方便,容易掌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卡脚操作组件包括导轴、套设在导轴上的弹簧、套设在导轴上并连接在弹簧两端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卡脚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到第一套筒,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到第二套筒。
支架包括手柄部、连接在手柄部上的罩体以及连接到罩体上的底板,罩体具有下部开口,卡脚操作组件安装在罩体中,底板覆盖罩体的下部开口,并连接到罩体上。通过将卡脚操作组件和连杆组件包围在罩体内并通过底板覆盖罩体的开口,一方面可以避免用户的手指被夹伤,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外部杂质进入从而影响卡脚操作组件和连杆组件的正常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罩体包括顶壁和连接到顶壁的侧壁,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套筒的一端从第一通孔伸出,第二套筒的一端从第二通孔伸出。方便用户对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施加挤压力,从而控制卡脚的张开或收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一对槽口,卡脚包括连接柱和位于连接柱下端的弧形夹头,连接柱位于槽口中,连接柱的上端与连杆组件连接,并且能够在连杆组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槽口向外移动或向内收回。通过弧形夹头从两侧夹持下盖头,使夹持力从两侧施加,连接稳定不易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下盖头包括下盖头主体和连接在下盖头主体的下表面的连接部,卡接部包括形成在下盖头主体上的一对卡槽,卡脚的连接柱能够卡合在卡槽中,并且弧形夹头抵接在下盖头主体的下表面上。通过卡接部对对卡脚在径向和轴向上进行限位,使得上盖头与下盖头稳定连接,从而在用户通过抓握支架来移动锅盖时,上盖头和下盖头不会随意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减震型高低压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