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577.6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义;李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和义;李贵珍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接线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件及第二端子组件;第一端子组件包括端子排、夹紧块及贯穿设置在夹紧块与端子排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锁紧件,端子排包括多个的第一接线板,第一接线板上设有接电针,接电针上安装有第一导电片;第二端子组件包括插电排及贯穿设置在插电排上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锁紧件,插电排包括多个第二接线板,第二接线板上设有插电槽,插电槽内设有第二导电片;插电排的侧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限位孔,夹紧块上设有滑槽,滑槽的顶端设有与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第一端子组件上的接电针与第二端子组件上的接电槽精准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断路器用来连接一定范围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断路器的的基本结构包括两部分,即接线端子与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接线端子可以连通或者断开电路。断路器的接线端子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板前接线、板后接线和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省略了原有一般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内所必须的隔离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
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插接配合的第一端子组件及第二端子组件,第一端子组件上设有接电针,接电针上设有第一导电片,第二端子组件上设有供接电针插入的接电槽,接电槽内安装用于与第一导电片相抵并构成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该插入式接线端子在多次使用过程中,各部件间机械位置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一定的位置差,接电针会逐渐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部分重复使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第一端子组件上的接电针与第二端子组件上的接电槽精准配合,保证断路器的接线端子部分重复使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件及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端子排、设置在端子排两侧的夹紧块及贯穿设置在所述夹紧块与端子排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锁紧件,两个第一锁紧件分别抵在对应夹紧块的侧部使两个夹紧块夹紧端子排,所述端子排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上设有接电针,接电针上安装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插电排及贯穿设置在插电排上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锁紧件,两个第二锁紧件分别抵紧在插电排两侧,所述插电排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二接线板上设有与对应接电针相适配的插电槽,所述插电槽内设有用于与对应第一导电片构成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插电排的侧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夹紧块上设有与支撑板构成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排是由多个带有接电针的第一接线板并排设置而成,第二端子组件的插电排是有多个带有插电槽的第二接线板并排设置而成,这种设计使得大大提升第一端子组件与第二端子组件的安装精度,并且利用对应的连接杆与锁紧件使端子排与插电排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第一端子组件与第二端子组件多次配合过程中各部件机械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当接电针与插电槽相配合时,第一端子组件夹紧块上的限位中插入第二端子组件支撑板上的限位孔中,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端子组件与第二端子组件的配合精度以及配合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结构能够保证断路器的接线端子部分重复使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底部设有U形卡接部,所述第一导电片紧贴接电针侧部,并且接电针上设有与所述U形卡接部相契合的U形卡接槽,所述第一导电片顶端设有L形卡接部,所述第一接线板上开设有与所述L形卡接部相契合的L形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利于第一导电片的安装,而且具有防脱功能,能提高第一导电片安装以及与第二导电片配合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和义;李贵珍,未经林和义;李贵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护装置的智能仪器仪表
- 下一篇:一种高清晰自散热式水下摄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