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1098.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2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丁传祥;范建华;金波;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宇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0 | 分类号: | C05F17/90;C05F17/979;A23N17/00;C12M1/08;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田沛沛;邱兴天 |
地址: | 225012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弃物 发酵 用曝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包括曝风机、曝气总管和曝气支管,曝风机与曝气总管连接,在曝气总管上并联设置有多根曝气支管,在曝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孔,在曝气孔上方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在曝气支管上方设置挡板,防止下落的物料堵塞曝气孔,增加提高曝气效率,也无需频繁的清理曝气管;在曝气支管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堵头,便于清理曝气支管内部。曝气支管上的曝气孔斜向上45°设置,同时在挡板的遮挡下,曝气气流呈曲线斜向上流动,与物料接触面积大。曝气废气采用除尘处理过的高温回收蒸汽作为部分曝气气源,再混合部分新鲜空气增加含氧量,温度较高的曝气气源,有利于维持发酵的高温环境,提高发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弃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弃物的种类繁多,有餐厨垃圾、秸秆、污泥、动物粪便、屠宰场下脚料、食品厂有机废弃物(豆腐渣等),传统处理方式是掩埋,会污染环境和地下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机废弃物可以进行再回收,通过发酵处理可以生产有机肥、饲料等,一般采用好氧发酵的形式,好氧菌需要大量的氧气,在发酵的过程中有机废弃物的堆放高度可达1.2-1.5米,会导致氧气供应量不足,因此会采用曝气装置以增加反应堆的氧气供应。曝气管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废弃物堵塞出气孔,导致曝气量减少,影响发酵效果。另外,发酵过程中反应堆的温度较高,可达到70-80℃,但是现有的曝气装置采用新鲜空气,空气的温度远低预发酵温度,曝气时如果进入温度低的空气,会降低反应堆的温度,影响反应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堵塞,增加曝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的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包括曝风机、曝气总管和曝气支管,所述曝风机与曝气总管连接,在所述曝气总管上并联设置有多根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设置在废弃物发酵装置的发酵层内,在所述曝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孔,在所述曝气孔上方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支管一端通过法兰与曝气总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堵头。
作为优选,所述堵头套接在曝气支管一端的外部或者插入曝气支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为人字形挡板或者弧形挡板,固定设置在曝气支管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孔设置在挡板下方,并斜向上45°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曝风机的出风口与曝气总管连接,第一进风口与发酵装置的高温蒸汽回收装置连接,第二进风口连通室外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蒸汽回收装置包括除尘器,除尘器通过管道与发酵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除尘器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除尘器之间设置一换热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在曝气支管上方设置挡板,防止下落的物料堵塞曝气孔,增加提高曝气效率,也无需频繁的清理曝气管;在曝气支管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堵头,即使有少量的废弃物进入曝气支管内,打开堵头进行伸入清理棒,并同时开启曝风机可进行快速清理曝气支管内部。曝气支管上的曝气孔斜向上45°设置,同时在挡板的遮挡下,曝气气流呈曲线斜向上流动,与物料接触面积大。本实用新型利用发酵产生的蒸汽回收利用,曝气废气采用除尘处理过的高温蒸汽作为部分曝气气源,再混合部分新鲜空气增加含氧量,温度较高的曝气气源,有利于维持发酵的高温环境,提高发酵效率和时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有机废弃物发酵用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宇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宇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1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