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3077.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罗阳;霍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C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兰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成***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有机 污染 土壤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包括输送室,输送室内开设有进料腔,输送室内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输送通道,输送室侧壁开设有集中口,集中口与输送通道连通,进料腔内底部开设有贯穿至输送通道内的竖直输送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作用带动半齿轮进行旋转,使联动板进行往复移动,在联动板往复移动时,会在联动杆和推动杆的作用下使得推动块前后移动,通过设置两个输送通道,使得两个输送通道内的推动块相对进行移动将土壤经输送通道源源不断的向集中口内进行不间断输送,并能利用推动块与输送通道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土壤的积水无法进入到机器内部,从而避免受污染的积水对机器造成侵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土壤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针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通常采用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去除土壤中持久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而在进入热解吸系统前,则需要通过物料输送装置将物料连续送往需要处理的系统中,现有的输送装置大都采用螺旋叶进行输送,当通过螺旋叶进行水平输送时,土壤中的积水会在螺旋叶输送通道进行流动,造成积水从螺旋叶输出轴一端流出,造成机器受到污染,这使得螺旋叶进行进行水平输送时,无法对含水量大土壤进行输送,为此,现提出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包括输送室,所述输送室内开设有进料腔,所述进料腔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室内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两个输送通道,所述输送室侧壁开设有集中口,所述集中口与输送通道连通,所述进料腔内底部开设有贯穿至输送通道内的竖直输送口,所述输送室内开设有传动腔,所述输送室侧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竖直轴,所述竖直轴外侧壁设置有蛟龙叶片,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动组件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位于输送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穿至传动腔内,所述旋转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竖直锥齿轮,所述竖直锥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传动链轮,所述竖直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转动链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旋转轴端部固定连接的半齿轮,所述传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侧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上下端内壁均开设有齿槽。
优选地,所述推动块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端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联动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腔上下侧壁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联动板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槽内的滑条。
优选地,所述推动块端部设置有密封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电机作用带动半齿轮进行旋转,使联动板进行往复移动,在联动板往复移动时,会在联动杆和推动杆的作用下使得推动块前后移动,通过设置两个输送通道,使得两个输送通道内的推动块相对进行移动将土壤经输送通道源源不断的向集中口内进行不间断输送,并能利用推动块与输送通道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土壤的积水无法进入到机器内部,从而避免受污染的积水对机器造成侵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闭型有机污染土壤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3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