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4253.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科;陈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样品 预处理 芯片 | ||
1.一种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是由上层基片与下层基片键合而成,所述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包括进样模块、混合模块、过滤模块、富集模块和出样模块;所述进样模块包括样品进样口(1)和溶剂进样口(2),所述混合模块包括混合通道(6),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进口、过滤通道(7)和出口(4),所述富集模块包括入口(3)和富集通道(8),所述富集通道(8)包含固相萃取单元,所述出样模块包括出样口(5),所述样品进样口(1)和所述溶剂进样口(2)的汇合处与所述混合通道(6)的前端相连通,所述混合通道(6)的后端与所述过滤模块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滤模块的出口(4)与所述富集模块的入口(3)相连通,所述富集通道(8)与出样模块的出样口(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进样口(1)、溶剂进样口(2)、出口(4)、入口(3)和出样口(5)设置于上层基片,所述混合通道(6)、过滤通道(7)和富集通道(8)设置于下层基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7)中包含有多组串联的过滤分通道,多组过滤分通道中依次设置从大到小不同尺寸的微柱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7)包含3组串联的过滤分通道,每组过滤分通道中包括2个过滤分通道;前一组2个过滤分通道中的微柱阵列由多个直径为400μm的圆形微柱组成,相邻圆形微柱之间间隔160μm,每行圆形微柱之间有160μm的位移,中间一组2个过滤分通道中的微柱阵列由多个直径为300μm的圆形微柱组成,相邻圆形微柱之间间隔120μm,每行圆形微柱之间有120μm的位移,后一组2个过滤分通道中的微柱阵列由多个直径为200μm的圆形微柱组成,相邻圆形微柱之间间隔120μm,每行圆形微柱之间有80μm的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单元中填充直径30-60μm的C18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通道(8)的末端出口处设计有坝结构,所述坝结构上端与上层基片距离为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通道(6)内壁刻蚀有长600μm宽200μm的长方形微柱,所述长方形微柱与混合通道(6)内壁的夹角α为45°,夹角β为1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基片、下层基片、圆形微柱、长方形微柱和坝结构的材料均为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塑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42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