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4388.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彪;魏新颜;申彪;黄菁;杨金;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源域科创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安军永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固定 微生物 新型 仿生 水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包括固定卡扣、卡扣连接绳、碳纤维仿生水草、固定绳、配重块、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所述固定卡扣设置在碳纤维仿生水草顶部,固定卡扣通过卡扣连接绳与碳纤维仿生水草相连接,所述碳纤维仿生水草由碳纤维束和碳纤维布构成,其中碳纤维布呈柱状,内部中空,碳纤维束均匀分布于中空柱状碳纤维布上;所述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设置在碳纤维仿生水草内部中空位置;所述配重块与碳纤维仿生水草底部通过固定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水流对仿生水草生物膜的剪切作用导致的生物膜脱落,起到强化水体净化作用的效果,同时也不影响河道的通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水环境治理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
背景技术
为了治被污染的水生态环的污染,许多技术被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其中生态治理技术因其具有耐负荷冲击、无二次污染、作用持久等特点逐渐成为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常用技术。仿生水草作为一种常用的生态治理技术,具有其投资费用低、施工简单、污染物去除效果、作用持久等特点,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目前常用的传统仿生水草,采用悬挂式的安装方式,需要将仿生水草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此种安装方式不但影响河道通行,而且无法体现仿生水草柔性,导致生物膜易脱落;因为自然水体中微生物浓度相对较低、而且缺少去除特定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所以传统仿生水草挂膜过程相对较慢,污染物去除效能无法完全发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置于仿生水草内部,可以有效提高仿生水草与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释放的微生物的杰出效果,提高仿生水草挂膜速度,强化净化效果,同时聚氨酯材料具有较强的浮力,可以使新型仿生水草类似于真实水草自由漂浮于水体中,避免了传统仿生水草的刚性安装,减小了水流对仿生水草生物膜的剪切作用导致的生物膜脱落,起到强化水体净化作用的效果,同时也不影响河道的通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耦合缓释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仿生水草,包括固定卡扣、卡扣连接绳、碳纤维仿生水草、固定绳、配重块、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所述固定卡扣设置在碳纤维仿生水草顶部,固定卡扣通过卡扣连接绳与碳纤维仿生水草相连接,所述碳纤维仿生水草由碳纤维束和碳纤维布构成,其中碳纤维布呈柱状,内部中空,碳纤维束均匀分布于中空柱状碳纤维布上;所述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设置在碳纤维仿生水草内部中空位置;所述配重块与碳纤维仿生水草底部通过固定绳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仿生水草呈柱状,内部中空,其中柱状碳纤维布上具有均匀分布的直径1mm的开孔,每个开孔之间间隔为2mm,单根长度为0.6m-2.5m。
作为优选,所述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是通过将经过筛选的强效菌种固定于聚氨酯材料上制成的,可以长期向水体中释放强效微生物,加快碳纤维仿生水草的挂膜速度,强化水体净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释固定化微生物内芯采用聚氨酯材料构成,具有较强的浮力,不需要另外增加浮块即可自由漂浮在水体中,模拟真实水草漂浮于水中的状态,具有显著的消波缓流的作用,减小水流仿生水草生物膜的剪切作用,有助于仿生水草微生物膜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新型仿生水草安装简单、方便,只需将新型仿生水草按照所需密度均匀置于目标水体中,使仿生水草整体浸没于水中后,顶部略低于水面,即可完成安装过程,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新型仿生水草单独安装在水体中,仿生水草单独使用不配置卡扣;所述仿生水草可以通过仿生水草顶部固定卡扣与生态浮岛等设施结合在一起,相对于传统仿生水草的固定方式,更加简便,易操作,可以有效强化水体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源域科创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源域科创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4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喷料用高速混合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模切机用排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