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4750.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清;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53/04;B01D46/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172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烟气 活性炭 吸附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沥青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喷淋装置,所述液体喷淋装置上方设置有液体放置箱,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左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气管道、废液出口,所述进气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一,所述废液出口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二,所述液体放置箱与液体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三,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右侧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右侧上方通过出气管道一与活性炭吸附装置连接,所述出气管道一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四,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气管道二,所述出气管道二与抽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道二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沥青烟气的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沥青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生产沥青的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热等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及粉尘。
沥青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如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排到大气中容易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一般会将沥青烟气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反应罐中,使得活性炭将不同粒径的有害物质吸附。
现有技术中,活性炭一般装进反应罐中就处于静止状态,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不一,使得活性炭之间的空隙大小不一,当沥青烟气进入反应罐中之后,沥青烟气就会直接从活性炭之间较大的空隙穿过,导致活性炭的利用率小一级导致从反应罐中排出的沥青烟气未能得到充分的吸附,且活性炭的使用寿命不长,活性炭上吸附有沥青烟气的有害物质之后就失去效用,综合导致沥青烟气的吸附效果差。
因此,提供沥青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通过去除酸性物质、除尘处理最后进行活性炭吸附,提高了沥青烟气的吸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沥青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喷淋装置、液体放置箱、进气管道、废液出口、控制电磁阀一、控制电磁阀二、进液管道、喷淋头、出液管道、控制电磁阀三、进液口、废液收集槽、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出气管道一、控制电磁阀四、活性炭吸附装置、除尘棉层、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一、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一、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二、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二、出气管道二、控制电磁阀五、抽气泵,所述液体喷淋装置上方设置有液体放置箱,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左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气管道、废液出口,所述进气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一,所述废液出口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二,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内部上方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下方设置有喷淋头,所述液体放置箱与液体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三,所述液体放置箱上方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内部底端设置有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右侧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液体喷淋装置右侧上方通过出气管道一与活性炭吸附装置连接,所述出气管道一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四,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气管道二,所述出气管道二与抽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道二上设置有控制电磁阀五。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上方设置有除尘棉层,所述除尘棉层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一,所述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一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一、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二、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二,所述活性炭大颗粒吸附层二设置在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一、活性炭小颗粒吸附层二之间。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废液出口上方。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喷淋头按照一定的距离设置在进液管道下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部与控制电磁阀一、控制电磁阀二、控制电磁阀三,控制电磁阀四、控制电磁阀五以及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液收集槽下方左侧与废液出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4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取电结构的切割丝导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粘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