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5048.0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林;徐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6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钢筋 笼植筋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包括多个连接环,多个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环套,多个上下对应的所述第一环套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环套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多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贯穿对应第一连接杆与对应第一环套的内部后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螺栓和环套将多个第一固定杆与连接环固定,相对于现有的焊接和困扎方式,连接的更为紧固,且在连接环与第二环套之间固定多个固定杆,可以增加连接环的径向受力强度,在将本钢筋笼放置到地槽内部后,顶管受压缩回支撑壳体内部,从而将多个插杆顶出,在浇注混凝土后,使得钢筋笼的底端与混凝土连接的更为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笼是将多根直径一样的钢筋通过箍筋捆扎在一起的笼形框架,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件,给建筑的安全提供保障,将建筑地进行打洞,放入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进去,形成稳固的地基。现有的钢筋笼的连接方式多为困扎或是焊接,不够坚固,且钢筋笼的底部与混凝土的接触范围较少,不够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包括多个连接环,多个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环套,多个上下对应的所述第一环套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环套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多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贯穿对应第一连接杆与对应第一环套的内部后端螺纹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环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二环套,所述第二环套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第二环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限位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壳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设置有顶管,所述顶管与限位杆套设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顶管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座,多个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插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施工用钢筋笼植筋加固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一环套、限位环、固定螺栓、连接环、第二连接杆、第二环套、支撑壳体、顶管、固定杆、弹簧、限位杆、插杆、固定座、通孔,本装置通过固定螺栓和环套将多个第一固定杆与连接环固定,相对于现有的焊接和困扎方式,连接的更为紧固,且在连接环与第二环套之间固定多个固定杆,可以增加连接环的径向受力强度,在将本钢筋笼放置到地槽内部后,顶管受压缩回支撑壳体内部,从而将多个插杆顶出,在浇注混凝土后,使得钢筋笼的底端与混凝土连接的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环和第二环套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5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吃砂量可调的砂箱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循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