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6116.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庞海龙;姚学敏;刘永;景涛涛;贡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海龙 |
主分类号: | A41D13/08 | 分类号: | A41D13/08;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741020 甘肃省天水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兽医 用防抓咬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包括下防护套,所述下防护套的前端黏连有放置盒,所述下防护套的上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上防护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圈和固定圈将上防护套和下防护套连接在一起,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增加和缩短防护装置的长度,使防护装置能更好的适应使用者的手臂,避免对兽医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是兽医在对动物进行治疗时防止动物抓伤和咬伤兽医,从而保护兽医的手臂受到伤害。
但是由于现有的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长度固定,但是不同使用者手臂长度不同,导致防护装置难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兽医用防抓咬防护装置,包括下防护套,所述下防护套的前端黏连有放置盒,所述下防护套的上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上防护套,所述上防护套包括上套体,所述上套体的上端缝制有连接圈,所述下防护套包括下套体,所述下套体的上端缝制有固定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圈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与连接圈表面螺纹咬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圈的深度与固定圈的深度相等,所述上套体和下套体的上端通过承接圈固定在连接圈和固定圈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上套体和下套体为棉麻材质,所述上套体和下套体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线。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固定有散发网,所述遮挡盖的上端固定有遮挡盖。
优选的,所述散发网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遮挡盖的下端设置有磁石。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上端设置有承接板且承接板与遮挡盖表面的磁石接触。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后端设置有正魔术贴,所述下防护套的表面设置有反魔术贴且与盒体表面的正魔术贴黏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圈和固定圈将上防护套和下防护套连接在一起,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增加和缩短防护装置的长度,使防护装置能更好的适应使用者的手臂,避免对兽医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发网表面的小孔使盒体内部的香料气味撒发出来,香味被动物吸收,使动物放松下来,降低动物的攻击性,从而避免兽医被动物袭击,保护兽医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防护套;2、放置盒;3、下防护套;11、上套体;12、连接圈;21、散发网;22、盒体;23、遮挡盖;31、下套体;32、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海龙,未经庞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6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纵梁、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组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