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6531.0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纪元法;郭宁;孙希延;刘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38;H01Q1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拦截 装置 电磁 干扰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干扰的电磁辐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实现了天线增益高,体积小,实现了对远距离的无人机进行及时有效的信号干扰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干扰的电磁辐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小型无人机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然而,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在某些区域,比如机场、军事领域内等是被禁止飞行的。目前针对反无人机拦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驱离无人机,通过电磁干扰切断无人机与控制者的通讯连接,从而触发无人机自我保护功能,让无人机被迫返回起飞原点降落;另一种是同时切断无人机与控制者的通讯以及无人机自身的GPS导航信号,使无人机既不受控制者控制又无法获取位置信息而无法返航,最终因失控而坠落。
然而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拦截装置大多数采用定向天线如八木天线、平板天线等作为干扰信号的发射天线,虽然天线增益较高,干扰范围较远,但是天线尺寸大,无法将天线与干扰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导致无人机拦截装置的便携性差。也有一些是采用微带天线作为干扰信号的发射天线,虽然天线尺寸较小,能够满足一体化设计要求,但是天线增益较弱,对远距离的无人机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远距离干扰,且尺寸小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
其中,所述双臂螺旋线包括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形成柱状结构,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弧形板。
其中,所述两根螺旋天线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的螺旋圈数至少为6圈,螺旋直径为20-40mm,螺距为30-60mm。
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外导体、绝缘介质和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顶端设有弯折延长段,所述弯折延长段与所述一根螺旋天线连接,所述内导体的底端与所述同轴接头的内芯连接。
其中,所述反射基板设有馈电孔,所述同轴接头安装于所述馈电孔内。
其中,所述同轴接头为SMA-K连接器。
其中,所述绝缘介质棒为玻璃纤维材质。
其中,所述双臂螺旋线、所述同轴电缆和所述反射基板均为全铜材质。
其中,所述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还包括防护罩,所述天线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无人机拦截装置,所述无人机拦截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6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刺梨保鲜储藏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干式氮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