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6556.0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虞海平;张玲珠;张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海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低碳钢 离合器 旋转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旋转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包括旋转轴本体,所述旋转轴本体的中部设有轴心孔,且所述轴心孔内设有加强钢芯和高碳钢护套,所述加强钢芯插接在所述高碳钢护套内,且所述加强钢芯的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标识杆,且所述标识杆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槽螺接,所述高碳钢护套插接在所述轴心孔内。通过在旋转轴本体的中部设置一个轴心孔,在轴心孔内设有用于加强结构的高碳钢护套和加强钢芯,高碳钢护套具有韧性好和强度高的优点,加强钢芯由合金调质钢加工而成,呈圆筒状,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能够显著提升旋转轴本体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旋转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
背景技术
低碳钢因其强度低、硬度低而软,故又称软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碳钢在离合器旋转轴的加工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低碳钢轴具有塑性和韧性好、加工方便、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优点,但美中不足的是,低碳钢轴的结构强度较低,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具备结构强度高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低碳钢轴受材料的限制,导致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本体的中部设有轴心孔,且所述轴心孔内设有加强钢芯和高碳钢护套,所述加强钢芯插接在所述高碳钢护套内,且所述加强钢芯的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标识杆,且所述标识杆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槽螺接,所述高碳钢护套插接在所述轴心孔内,且所述高碳钢护套的外侧设有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环布在所述高碳钢护套上,所述轴心孔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矩形凸起相对应的限位凹槽;
所述旋转轴本体的一端设有端盖,且旋转轴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外花键,所述端盖通过螺纹槽与所述旋转轴本体螺接,且所述端盖还与所述标识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本体靠近外花键的一端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设有销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销钉呈三棱柱状,且所述销钉与所述旋转轴本体之间互相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端盖通过螺丝与所述标识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端盖的外侧设有内六角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强钢芯呈圆柱状,且加强钢芯的外侧设有锥形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高碳钢护套呈圆筒状,且所述高碳钢护套的内侧设有与锥形凸起相契合的锥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强钢芯和所述高碳钢护套的一端均设有与销钉相对应的销孔。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通过在旋转轴本体的中部设置一个轴心孔,在轴心孔内设有用于加强结构的高碳钢护套和加强钢芯,高碳钢护套具有韧性好和强度高的优点,加强钢芯由合金调质钢加工而成,呈圆筒状,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能够显著提升旋转轴本体的性能。
2、该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通过销钉和端盖将高碳钢护套和加强钢芯固定在旋转轴本体内,拆卸时,只需先将销钉取下,然后将端盖拆卸下来,接着就可以将轴心孔内的高碳钢护套和加强钢芯取出了,有效的提高了日常维护的便捷性。
3、该一种高强度低碳钢离合器旋转轴,通过在加强钢芯的中部设置一个标识杆,只需取下端盖然后就可将标识杆取出,标识杆通过螺纹与加强钢芯紧密连接,只要加强钢芯断裂,那么标识杆也就会断裂,这样通过设置一个易于拆卸的标识杆,通过观察标识杆的使用情况,就可得知高碳钢护套和加强钢芯的使用情况,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海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海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6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