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7335.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韦洪刚;陈千文;刘贵军;张正阳;穆文亮;孙小霞;王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4 | 分类号: | E04G3/34;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郑广建;宋元松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抱梁式 吊篮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其包括连接板、立柱和U形座,所述立柱垂直焊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U形座焊接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支腿固定装置的连接板设置于屋面的花架梁的顶部,所述花架梁的底部配置有连接板,对拉螺杆穿过花架梁底部及顶部的连接板将支腿固定装置连接于所述屋面;所述U形座配置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内侧壁的粗糙度为Ra12.5,吊篮悬挂机构的横梁卡接于所述U形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固定可靠,取消原有满堂红支架平台,不影响屋面工程施工,节约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施工机械,多用于中高层建筑外墙施工。一般情况下,吊篮悬挂机构安装在平屋面板上,屋面工程和外墙工程不能平行同步施工。对于屋面有高大花架梁的工程,外墙施工作业面往往远高出屋面板,吊篮支腿无法直接坐落在屋面板上。
为解决这个问题,常规方案中吊篮安装前需要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平台,吊篮悬挂机构安装需在满堂架平台上进行常规安装。这种方案,增加架体平台搭设工序,增加工作强度,占用屋面板,屋面工程不能穿插施工,降低工效,增加成本;另一种方式是使用膨胀螺栓将前支腿竖杆固定在花架梁上,后梁用U型螺栓与花架梁固定。该方案存在以下弊端:1)膨胀螺栓固定方式仅适用于混凝土梁的情况,对于钢梁形式的花架梁不适;2)U型螺栓在搬运、堆放过程中容易变形,在安装使用时需调试,且U型螺栓加工成型后仅适用于同种截面尺寸的花架梁,通用性不强。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固定可靠,取消原有满堂红支架平台,不影响屋面工程施工,节约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其包括连接板、立柱和U形座,所述立柱垂直焊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U形座焊接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支腿固定装置的连接板设置于屋面的花架梁的顶部,所述花架梁的底部配置有连接板,对拉螺杆穿过花架梁底部及顶部的连接板将支腿固定装置连接于所述屋面;所述U形座配置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内侧壁的粗糙度为Ra12.5,吊篮悬挂机构的横梁卡接于所述U形座。
作为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托板,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与立柱的连接处和立柱与U形座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托板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垂直焊接于所述立柱与连接板及U形座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的角部配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矩形孔,所述对拉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孔。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U形座配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立柱为方钢管,所述连接板为镀锌钢板。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
作为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U形座的U形槽中并位于吊篮悬挂机构的横梁与U形槽的内侧壁之间。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垫板由氟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垫板配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固定孔的位置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梁式吊篮的支腿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固定可靠,取消原有满堂红支架平台,不影响屋面工程施工,节约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7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风口中小套更换装置
- 下一篇:称重法智能气体充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