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7487.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山;李红伟;张洪龙;彭卓里;姜玲;葛峰;高俊杰;邱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钢丝 疲劳 性能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涉及钢丝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座置在实验台面上的左滑道组件、右滑道组件、中滑道组件,嵌装在左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主动旋转装置,嵌装在右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被动旋转装置,嵌装在中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偏心装置;所述中滑道组件处于左滑道组件与右滑道组件中轴线夹角的平分线上。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目前大部分钢丝产品进行钢丝疲劳性能测试,对钢丝的疲劳性能提供较实用的判断依据,为高稳定性钢丝的生产提供以一种便捷的检验手段,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低、工期短、经济适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在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相应对钢丝的质量稳定性、耐疲劳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用于测试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机,目前多从国外进口,存在着造价高、交货周期长的问题,不太适用大部分钢丝产品的疲劳检测。鉴于上述现状,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低、工期短、经济适用的钢丝疲劳试验装置,能够对目前常用的大部分钢丝产品进行钢丝疲劳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目前大部分钢丝产品进行钢丝疲劳性能测试,对钢丝的疲劳性能提供较实用的判断依据,为高稳定性钢丝的生产提供以一种便捷的检验手段,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低、工期短、经济适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座置在实验台面上的左滑道组件、右滑道组件、中滑道组件(提供前后移动的滑槽,限定其它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及转动自由度),嵌装在左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主动旋转装置,嵌装在右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主动旋转装置,嵌装在中滑道组件中滑槽内的偏心装置(主动旋转装置、主动旋转装置、偏心装置能够沿各自的滑槽前后移动,根据钢丝样品的长度和所需的弯曲度灵活调整到各自合适的位置);所述左滑道组件、右滑道组件、中滑道组件均是由底板和垂直平行固定在底板同侧的两块立板形成滑槽的滑道组件;所述主动旋转装置是由电机、与电机输出轴通过键连接的钻夹头Ⅰ构成(电机为钢丝样品提供旋转动力;钻夹头Ⅰ用于夹紧钢丝样品的一端);所述被动旋转装置是由轴承座、通过轴承嵌装在轴承座内腔中的被动轴、与被动轴的前延伸段通过键连接的钻夹头Ⅱ,安装在被动轴前延伸段一侧的高频光电开关(轴承座和轴承用于支撑被动轴,作为被动轴的安装基础,且轴承座能够带动被动旋转装置沿右滑道组件的滑槽前后移动,进而灵活调整到所需的最佳试验位置;钻夹头Ⅱ用于夹紧钢丝样品的另一端;借助高频光电开关装置能够将速度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并通过控制装置中的高频计数器来记录钢丝样品疲劳断裂所需要的旋转次数);所述偏心装置包括卡嵌在中滑道组件滑槽内的偏心底座、垂直安装在偏心底座后上方的转轴、水平安装在转轴顶端的偏心轮、与转轴背面底下方接触的压力传感器(偏心底座是偏心装置的安装基础,且能够带动偏心装置沿中滑道组件的滑槽前后移动,进而灵活调整到所需的最佳试验位置;转轴用于支撑和安装偏心轮,且能够带动偏心轮旋转;通过偏心轮能够确保每根钢丝样品在疲劳试验准备阶段弯曲成相同的弧度,并且提高钢丝样品的安装便捷性;借助压力传感器能够测出钢丝样品弯曲后的屈服弹力,从而确定钢丝样品的弯曲程度);所述中滑道组件处于左滑道组件与右滑道组件中轴线夹角的平分线上(确保偏心轮相切于钢丝样品的中心部位);所述高频光电开关、电机、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由高频光电开关装置能够将测得的速度信号和由压力传感器测出的钢丝样品弯曲后的屈服弹力及时传送至控制装置进行显示和记录,控制装置还能够根据试验的具体情况自动控制电机的启动或停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7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圆口容量瓶的夹持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可加热的小动物慢性束缚应激装置